路车申伯去,白马庾公归。
殄瘁人相吊,哀歌露易晞。
石麟森立木,蜜印锁泉扉。
絮酒惭徐孺,回看旅雁飞。

【注释】

挽胡:挽,拉;胡,泛指北方民族。二首:指《挽歌》中的前四句。路车申伯:路车,古代的一种官车;申伯,春秋时陈国大夫,字子游;这里借指胡太傅。白马庾公:白马,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县东;庾公,即庾亮的字亮之,晋朝大臣;这里指胡太傅的别号。殄瘁:病困。人相吊:百姓为哀悼而互相慰问。哀歌露易晞:哀伤的歌声使人容易悲伤,露,露水,晞,同“曦”,日出。石麟:石雕的麒麟;麟,传说中的瑞兽。森立木:森然耸立的树林。蜜印:喻指印章,封泥。锁泉扉:封住泉水的门。絮酒惭徐孺:絮酒,指斟酒给客人喝;徐孺,即徐稚,东汉初年人,字孺子。他常以酒自饮,不设宴待客,所以称“絮酒”。回看旅雁飞:回头观看一群大雁向南飞去。

【赏析】

本诗是诗人对胡太傅的悼念之作。首句“路车申伯去,白马庚公归”,写胡太傅辞官归隐的情景。胡太傅,即胡翼之,字元直。胡氏是东晋的望族,世居庐江(今属安徽省),其先代有重名,故称“胡氏”。胡太傅为人清正廉洁,勤于政务,曾出任会稽内史,政绩卓著。后因受谗言诬陷而罢官,遂隐居于庐山。此诗首句用《左传·襄公十四年》鲁成公三年楚令尹子木卒,公子黑肱来吊丧,“将赴哭师旷之室,闻钟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军乱不能听政,君命不可违也。’”的典故,暗寓胡太傅辞官归隐之事。次句“殄瘁人相吊,哀歌露易晞”写百姓为他逝世而互相慰问、哭泣。胡太傅一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如今去世,人民为之哀悼,相互慰问,可见其德高望重。第三句“石麟森立木,蜜印锁泉扉”以比喻的手法写胡府建筑宏伟壮丽,门上还刻着封泥。第四句“絮酒惭徐孺,回看旅雁飞”以“徐孺”自比,说自己愧对友人。“絮酒惭徐孺”典出《晋书·谢安传》,谢安任东阳太守时,郡中有一少年人名叫徐勉,年少便很有才华,但不肯应举,隐居在家。谢安多次邀请他参加宴会,他都推辞了,于是便给他送去美酒。后来,谢安问起此事,他说:“我之所以不愿应举,是因为怕玷污了您家的酒。”谢安笑着回答:“你既然怕玷污我送的美酒,那就不妨让我敬你一杯吧!”第五句“回看旅雁飞”则表明自己虽然惭愧,但还是想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度晚年。这两句写胡府建筑宏伟壮观、门上的封泥和自己的惭愧心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