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绝池心屿,高低水面花。
若无舟楫到,应似隔仙家。
注释:花屿是位于水池中心的一座小岛,岛上长着高低不同的鲜花。如果无法到达那里(没有船桨),那么它应该像仙境一样神秘和遥远。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花屿的美丽与神秘。孤绝、高低、水面、舟楫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花屿的特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屿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孤绝池心屿,高低水面花。
若无舟楫到,应似隔仙家。
注释:花屿是位于水池中心的一座小岛,岛上长着高低不同的鲜花。如果无法到达那里(没有船桨),那么它应该像仙境一样神秘和遥远。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花屿的美丽与神秘。孤绝、高低、水面、舟楫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花屿的特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屿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与赏析: 1. 久旱 - 长时间的干旱。 2. 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 在山城中,人们常常等待从嵩山(河南)飘来的云彩和雨露。 3.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 云彩像燃烧的柴火一样旺盛,雨水像泼翻的盆子一样倾泻而下。 4.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 田地延伸到数百里远,低洼地带就像平坦的田野。 5.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 尽管人们努力耕作、开垦,但是比起天降的及时雨露
诗句翻译:秋桐不认识春风的面。 译文:秋天的梧桐树无法理解春天的温暖气息。 赏析: 刘攽(1023—1089),字贡父,号公非,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在这首诗中,“秋风”与“春风吹动梧桐叶”的意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秋天的寒意使得梧桐树难以适应,从而无法欣赏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与暖意。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
【注释】梁王:指梁武帝。乔木:高大的树木。无复:不再。况乃:何况。梵刹(fàn chà):佛寺、寺院,佛教建筑。十二衢:即十二条大街,泛指繁华街市。絪(yīn)缊:和暖而浓厚的气息。贤者:有德行或才能的人。孟轲(kē):名轲,战国时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远怀:深远的思念。濯:洗去。披窗:推开窗户。由来:一向,自古以来。慷慨:情绪激昂,意气豪迈。作歌诗:吟诵诗歌。千载:千年。辽:辽阔。忽如
诗句原文: 王师破金陵,兵自水窗入。 1. 逐句释义: - 王师破金陵:指宋朝的军队攻破了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在这里,“王师”是指宋朝的军队,而“破金陵”则表达了军队的辉煌胜利和对敌人的征服。 - 兵自水窗入:这里描述的是士兵进入金陵的情景。其中,“兵”指的是士兵,“自水窗入”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水边的窗户进入金陵的场景,可能是指通过船只或其他方式进入。 2. 译文: -
其十五 怀念的人就像棠树茂盛,招引隐居之人就像桂树幽深。 译文: 怀念的人就像棠树茂盛,招引隐居之人就像桂树幽深。 注释: 句一:怀人,思念的人 棠蔽芾,棠树茂盛 句二:招隐,招引隐居之人 桂窅窊,桂树幽深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的方式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怀人”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而第二句则是通过描写棠树和桂树这两种植物来象征朋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注释】: 炎日似流金,火云如匹绛。 炎热的太阳如同熔化了的金,炽热的火云好像一匹绛红色的绸缎。 【赏析】: 首句“炎日似流金”写太阳像流动着的金子一样炽热;次句“火云如匹绛”写火云像一匹红色的绸缎一样燃烧。这两句诗都是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夏天烈日灼人的天气,突出夏季酷热的特点。 “流金”是古代对太阳的一种美称,意思是阳光强烈得有如熔化了的金子一般。而“匹绛”则是一种红色的丝绸
注释: 岘首:指襄阳的东门。习池:汉时有习池在襄阳城中,后改为习池台。大堤:即樊山。樊山是襄阳的名胜,山上有樊山寺和万竹园。樊山寺在樊山下,万竹园在樊山南麓。花艳:指花的艳丽色彩。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襄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现了诗人对襄阳的热爱之情。 首句“岘首习池屡能到”,意思是说,我到过的襄阳城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岘首习池。岘首是古代襄阳城的东门
注释:你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 赏析:此诗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名篇,是作者在对庄子的《逍遥游》中“逍遥”的含义进行阐释时所作,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君:你。 其十四:指代上句中所说的“逍遥”,即逍遥游的意思。 逍遥游:指自由自在地遨游,不受世俗约束。 赏析:此诗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名篇,是作者在对庄子的《逍遥游》中“逍遥”的含义进行阐释时所作
注释:解除忧愁的南风,截断雨横东边的长虹。 赏析:诗中“解愠”意为解除忧闷,诗人通过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愉悦和舒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你曾答应过我,要像谢灵运那样创作赋诗以抒发自己的志向。现在你要转达中散大夫韦康的绝交书了。 赏析:诗人与友人约好共同创作赋诗,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但友人却未能兑现承诺,诗人对此感到失望和愤怒。他决定将这份情感通过书信传达给友人,并以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满和失望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开始。花胜:花冠,比喻女子的头饰。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人日”是立春之日。二句说,此时节,花卉盛开,正是人们打扮的时候。三、四句则写人们打扮得格外美丽,以迎接新春的到来。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能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诗句原文: 郡楼晚坐同陈掾,云来湖外雨,楼倚树梢风。 译文注释: 在郡城的高楼中傍晚时与陈掾一同坐下,云朵飘来湖的外面带来了细雨,我依偎着高楼的栏杆,感受到树梢吹来的阵阵清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首句“郡楼晚坐同陈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陈掾共坐于郡楼之上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悠闲的基调。第二句“云来湖外雨”,通过“云”与“湖外”的设定,营造出一种天气变幻莫测的氛围
【注释】 栖(qī)鸡:栖息的野鸡。 已登屋:指已经飞上了屋檐,栖息下来。 宿羽:鸟兽休息的羽毛。 复:又。 归林:回到树林里去。 不语听钟坐:静静地坐着听寺钟。 默默:静寂无声的样子。 千里心:远在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夜景图。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注释: 池上,指池塘之上或水边。 罢客棋仍在,留书卷未终。 罢客棋还在,留下的书籍还没有读完。 荷喧知过雨,萍聚见来风。 荷叶在喧嚣中知道是雨过天晴,浮萍在聚集中感受到风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池塘景色。首联两句写景,通过“罢客棋”和“留书卷”两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颔联两句写物,以“荷喧”和“萍聚”作比
【解析】 题干是“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分析,从手法、情感等角度展开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 译文:高耸的山峰能望见百里之遥,我长啸海风生起,仿佛听见了鸾鹤的鸣叫。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人登上高山,俯瞰脚下,视野开阔;放眼四望,群峰竞秀,云霞缭绕;远眺天边,层峦叠嶂,气势雄伟;近观眼前,松柏苍劲,云雾飘渺
【译文】 仙去金鼎中,多年后还认得是当年的劫灰。怀念故人之情,常常来到这空荡的金鼎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金鼎,次句写劫灰,三句写怀人,末两句写怀人之情。此诗以鼎池为中心意象,通过诗人与鼎池的互动来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