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门外龙山路,乘兴来游不厌频。
后日重阳须一醉,青松系马菊留人。
龙山
西城门外的龙山路,乘着兴致来游玩,不嫌多次来回跑。
明日重阳节一定要喝个痛快,让青松系住马缰,菊花留住客人。
译文:
西城门外的龙山路,我带着兴致来此游览,从不厌烦。
西城门外龙山路,乘兴来游不厌频。
后日重阳须一醉,青松系马菊留人。
龙山
西城门外的龙山路,乘着兴致来游玩,不嫌多次来回跑。
明日重阳节一定要喝个痛快,让青松系住马缰,菊花留住客人。
西城门外的龙山路,我带着兴致来此游览,从不厌烦。
注释与赏析: 1. 久旱 - 长时间的干旱。 2. 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 在山城中,人们常常等待从嵩山(河南)飘来的云彩和雨露。 3.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 云彩像燃烧的柴火一样旺盛,雨水像泼翻的盆子一样倾泻而下。 4.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 田地延伸到数百里远,低洼地带就像平坦的田野。 5.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 尽管人们努力耕作、开垦,但是比起天降的及时雨露
诗句翻译:秋桐不认识春风的面。 译文:秋天的梧桐树无法理解春天的温暖气息。 赏析: 刘攽(1023—1089),字贡父,号公非,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在这首诗中,“秋风”与“春风吹动梧桐叶”的意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秋天的寒意使得梧桐树难以适应,从而无法欣赏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与暖意。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
【注释】梁王:指梁武帝。乔木:高大的树木。无复:不再。况乃:何况。梵刹(fàn chà):佛寺、寺院,佛教建筑。十二衢:即十二条大街,泛指繁华街市。絪(yīn)缊:和暖而浓厚的气息。贤者:有德行或才能的人。孟轲(kē):名轲,战国时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远怀:深远的思念。濯:洗去。披窗:推开窗户。由来:一向,自古以来。慷慨:情绪激昂,意气豪迈。作歌诗:吟诵诗歌。千载:千年。辽:辽阔。忽如
诗句原文: 王师破金陵,兵自水窗入。 1. 逐句释义: - 王师破金陵:指宋朝的军队攻破了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在这里,“王师”是指宋朝的军队,而“破金陵”则表达了军队的辉煌胜利和对敌人的征服。 - 兵自水窗入:这里描述的是士兵进入金陵的情景。其中,“兵”指的是士兵,“自水窗入”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水边的窗户进入金陵的场景,可能是指通过船只或其他方式进入。 2. 译文: -
其十五 怀念的人就像棠树茂盛,招引隐居之人就像桂树幽深。 译文: 怀念的人就像棠树茂盛,招引隐居之人就像桂树幽深。 注释: 句一:怀人,思念的人 棠蔽芾,棠树茂盛 句二:招隐,招引隐居之人 桂窅窊,桂树幽深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的方式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怀人”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而第二句则是通过描写棠树和桂树这两种植物来象征朋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注释】: 炎日似流金,火云如匹绛。 炎热的太阳如同熔化了的金,炽热的火云好像一匹绛红色的绸缎。 【赏析】: 首句“炎日似流金”写太阳像流动着的金子一样炽热;次句“火云如匹绛”写火云像一匹红色的绸缎一样燃烧。这两句诗都是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夏天烈日灼人的天气,突出夏季酷热的特点。 “流金”是古代对太阳的一种美称,意思是阳光强烈得有如熔化了的金子一般。而“匹绛”则是一种红色的丝绸
注释: 岘首:指襄阳的东门。习池:汉时有习池在襄阳城中,后改为习池台。大堤:即樊山。樊山是襄阳的名胜,山上有樊山寺和万竹园。樊山寺在樊山下,万竹园在樊山南麓。花艳:指花的艳丽色彩。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襄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现了诗人对襄阳的热爱之情。 首句“岘首习池屡能到”,意思是说,我到过的襄阳城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岘首习池。岘首是古代襄阳城的东门
注释:你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 赏析:此诗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名篇,是作者在对庄子的《逍遥游》中“逍遥”的含义进行阐释时所作,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君:你。 其十四:指代上句中所说的“逍遥”,即逍遥游的意思。 逍遥游:指自由自在地遨游,不受世俗约束。 赏析:此诗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名篇,是作者在对庄子的《逍遥游》中“逍遥”的含义进行阐释时所作
注释:解除忧愁的南风,截断雨横东边的长虹。 赏析:诗中“解愠”意为解除忧闷,诗人通过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愉悦和舒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你曾答应过我,要像谢灵运那样创作赋诗以抒发自己的志向。现在你要转达中散大夫韦康的绝交书了。 赏析:诗人与友人约好共同创作赋诗,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但友人却未能兑现承诺,诗人对此感到失望和愤怒。他决定将这份情感通过书信传达给友人,并以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满和失望
【注释】 自古:从古至今。汉约:汉代的盟约,这里指汉朝的法令。无功不得侯:没有功劳的人不能封侯。奸雄恶少:奸诈、狡猾的人,邪恶、卑劣的人。善为谋:善于谋划。却令骄主轻人命:却使骄傲的君主轻视人的生命。奴仆:仆人。行师:出兵打仗。海北头:指北海以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写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行为,来揭露他们的虚伪、奸诈、阴险、残忍等品质。诗中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描写
【注释】 自古:从古至今。底事:何事。嬖幸:指帝王宠信的近臣。封侯:赐以爵位,并分给土地和人民。万髑髅:万具尸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时写的。边地战争频繁,战死沙场的人很多,但皇帝却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只给死者家属一些钱帛,并不给什么官衔或土地。作者对这种不恤士兵的行为很不满,于是写了这首七绝来讽刺这种现象。 “自古”二句,点明题旨,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自古以来,边关战事不断
在汉军诛蛮的壮阔历史画卷中,有一幅描绘了县官与蛮贼之间交锋的画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首诗的每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历史背景: - 诗句原文: ``` 县官斩敌予金帛,健儿见赏不见贼。 闻道杀人多老农,至今过客犹凄恻。 ``` - 诗句翻译: 1. 县官斩敌予金帛,健儿见赏不见贼:县官斩杀敌人后,赏赐给士兵金帛(财物),而那些真正的战士(健儿)虽然受到赏赐,却依然看不见敌人。 2. 闻道杀人多老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我们来看第一句:“马出城门小径斜。”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骑马离开长安城的场景。这里的关键词“马”、“城门”和“小径斜”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马儿缓缓地走出城门,沿着一条弯曲的小径前进。这个场景让人不禁想起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旅途中的情景。 我们来看看第二句:“废园故国总堪嗟。”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感慨。这里的关键词“废园”
```plaintext考试毕登铨楼 - 梅尧臣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注释:春天的云彩浓淡不一,阳光微弱地照在远处高耸的建筑上。我不上楼去,怎么知道过去了几天?只见满城柳叶已经变黄了。 赏析: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描绘了早春的景色,用“春云浓淡”和“日微光”来表现春天的气息
登楼 城外园林非一主,春风总总为开花。 游蜂语燕随人眼,过尽南家与北家。 注释:城外的园林不是属于一个人,而是百花争艳,争相开放。蜜蜂和燕子随着人的视线飞舞,飞过了南北的人家。 赏析: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城外园林非一主”,诗人将城外的园林比作主人,强调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次句“春风总总为开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温暖,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