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令休吏,官曹停簿按。
深居念驰光,忽忽自兴叹。
七十称寿翁,我今已过半。
时命岂不知,胡为此羁宦。
况兹山野性,放荡破崖岸。
应接人事间,何时无谤讪。
屡诵小雅章,惧为朋友怨。
忽传故人书,远道情不问。
上言久别离,下有加餐饭。
赠我新诗谣,金碧光凌乱。
鹓鸾不铩翮,龙虎谢鞿绊。
乃知鞲上鹰,不及蒿下鴳。
往事那复追,来今犹可谏。
终当颍水滨,躬耕为尔伴。

【注释】:

  1. 除日:指农历的初五,古代官员休假的日子。
  2. 官曹:官府。
  3. 驰光:疾速前进,比喻仕途迅速升迁。
  4. 七十:指年已七十,自谦之词。
  5. 胡为此:为何要为官?
  6. 羁宦:为官在外,不得自由。
  7. 山野性:本性不受拘束。
  8. 放荡:不羁。
  9. 鞳绊(léi):马嚼子,喻束缚。
  10. 鞲上鹰:关在笼中的鹰。
  11. 蒿下鴳(huá):草丛中低飞的小鸟。
  12. 往事那复追,来今犹可谏:过去的事不再去追求,现在的事情还值得劝告。
  13. 颍水滨:颍水岸边,借指归隐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写给友人的,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所累、坚持自己清志的决心和对友情的重视。全诗情感丰富,用典自然,表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和高洁的品质。
    首句“除日得王深甫书因寄”,写收到友人书信后,决定写信回赠。“除日”指农历初五,古代官员休假的日子,这里暗指官场。“因寄”则表明这是回信,而不是单纯的问候。
    次句“除日令休吏,官曹停簿按”,写官员休假,停止办公,专心读书。“令休吏”意谓命令官吏休息;“停簿按”意谓停止查核账目。这一句既写出了官员们放下公文的工作,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第三句“深居念驰光,忽忽自兴叹”,写诗人在闲居中思念仕途。“驰光”意谓仕途顺利。“忽忽自兴叹”则是感叹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远离官场。
    第四句“七十称寿翁,我今已过半”。写诗人已经年逾古稀,感慨岁月无情。“七十”指的是年迈的老者,“过半”则是说已经过了大半辈子。
    第五句“时命岂不知,胡为此羁宦”,写诗人虽然知道时运难测,但依然选择为官。“胡为此羁宦”则是说为什么还要为官呢?
    第六句“况兹山野性,放荡破崖岸”,写诗人本性不受拘束,不愿做官。“山野性”指的是隐居山林的本性,“放荡破崖岸”则形容其不受拘束的性格。
    第七句“应接人事间,何时无谤讪”,写诗人在官场上应酬各种事务,难免遭受诽谤和嘲笑。“应接人事间”则是指处理各种公务,“何时无谤讪”则是说什么时候没有受到诽谤和嘲笑呢?
    第八句“屡诵小雅章,惧为朋友怨”则是说,诗人常常诵读《诗经》中的篇章,担心朋友对自己有所抱怨。“小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小雅》篇,这是古人常诵读的经典之一。
    第九句“忽传故人书,远道情不问”,写诗人接到老朋友的书信,但对方并不关心自己的近况。“远道情不问”则是说老朋友虽然远在他乡,但对他的近况却并不关心。
    第十句“上言久别离,下有加餐饭”,写诗人在信中提及与老朋友的长时间分别,并祝愿对方身体健康。“加餐饭”则是祝愿对方多加珍食。
    第十一句“赠我新诗谣,金碧光凌乱”,写诗人收到朋友的新诗,赞美其才华横溢,如同金碧辉煌的珍宝一般。“金碧光凌乱”则是说这首诗的文字如金碧般华丽,却又显得有些凌乱。
    第十二句“鹓鸾不铩翮,龙虎谢鞿绊”,写诗人对友人的才能感到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鹓鸾”指的是鹓鸟鸾鹄这样的吉祥鸟,象征着高贵;“铩翮”则是折断鸟羽的意思,表示失势。“龙虎”则是龙和虎的意象,代表着勇猛的力量;“谢鞿绊”则是摆脱了缰绳束缚的意思。
    第十三句“乃知鞲上鹰,不及蒿下鳁”,写诗人认为笼子里的鹰不如草丛中的鳁鸟。“鞲上鹰”指的是关在笼中的鹰,“蒿下鳁”则是草丛中的小鸟,这里的鳁鸟指的是鳁鸠。诗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自己宁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鳁鸟,也不愿意做一个被困笼中的鹰。
    第十四句“往事那复追,来今犹可谏”,写诗人认为过去的恩怨已经不再重要,现在的一切都值得去改正和挽救。“往事那复追”则是说过去的恩怨已经不再需要追究;“来今犹可谏”则是说现在的一切还来得及去改正和挽回。
    第十五句“终当颍水滨,躬耕为尔伴”,写诗人打算在颍水岸边亲自耕种土地,与老朋友一起过田园生活。“颍水滨”指的是颍河岸边,是古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躬耕为尔伴”则是说自己愿意亲自耕作土地,与老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