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胜冠带,日闻乡党议。
意嫌风俗衰,长老俱喻利。
缅怀千岁士,未谓今昔替。
果哉曹大夫,高度跨一世。
人皆竞锥刀,趋走候形势。
强能弋公侯,弱或丐奴婢。
而公独长往,亦岂恶富贵。
顾当拯颓波,且以伸吾义。
昔在天圣中,太后犹称制。
桓桓谏议公,正色风宪地。
王室依老臣,萧墙屏奸计。
一麾竟谪守,褒赠身后事。
至今诵遗烈,每雪义士涕。
天伦见霜标,粲粲真难弟。
大雅贵老成,春秋有凡例。
吾将编野史,著述二公志。
直清先伯夷,退静后季次。
愿为得者规,不使达者愧。
曹司封诗
自我胜冠带,日闻乡党议。
意嫌风俗衰,长老俱喻利。
缅怀千岁士,未谓今昔替。
果哉曹大夫,高度跨一世。
人皆竞锥刀,趋走候形势。
强能弋公侯,弱或丐奴婢。
而公独长往,亦岂恶富贵。
顾当拯颓波,且以伸吾义。
昔在天圣中,太后犹称制。
桓桓谏议公,正色风宪地。
王室依老臣,萧墙屏奸计。
一麾竟谪守,褒赠身后事。
至今诵遗烈,每雪义士涕.
天伦见霜标,粲粲真难弟。
大雅贵老成,春秋有凡例。
吾将编野史,著述二公志。
直清先伯夷,退静后季次。
愿为得者规,不使达者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曹司封的人的赞誉之词。作者通过对曹司封一生经历的回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进行了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句“自我胜冠带,日闻乡党议。”诗人自述从年轻时起就听闻乡党的议论,这些议论可能涉及到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第二句“意嫌风俗衰,长老俱喻利。”诗人感叹当时社会风气衰败,人们追求名利,而长老却明白这个道理。这种对比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接下来的几联主要描述了曹司封的生平事迹。他曾经被贬为守职,但后来得到褒奖,并且他的事迹一直被传颂。诗人通过这些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最后一句“天伦见霜标,粲粲真难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曹司封如同霜中的竹子一样坚韧不拔,让人难以忘怀。诗人用“霜标”来形容他的品格,表示他像霜中的竹子一样高洁、坚韧。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曹司封的敬仰之情。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