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居无竹,清风动满林。
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
安得秋如许,能令午正阴。
两间何舋舋,三径自深深。
簟玉翻如水,檐冰语至今。
故人千万里,明月两知心。

诗名:夏景林风凉不绝

不可居无竹,清风动满林。

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

安得秋如许,能令午正阴。

两间何舋舋,三径自深深。

簟玉翻如水,檐冰语至今。

故人千万里,明月两知心。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不可居无竹

解析:表达了对竹子的依赖和依赖之情,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清雅的气质。

2. 清风动满林

解析: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自然氛围,通过“清风”象征自然和生命的流动,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

解析:反映了夏季的炎热给人带来的不适,同时也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凉爽和舒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受和珍惜。

4. 安得秋如许,能令午正阴

解析: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期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成熟的象征,诗人渴望在秋天能有片刻的阴凉。

5. 两间何舋舋,三径自深深

解析:用“何舋舋”形象地描绘了庭院中的树叶被风吹过的情景,而“三径自深深”则是形容院落的幽深和静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亲近。

6. 簟玉翻如水,檐冰语至今

解析:以“簟玉”比喻清凉的床席,而“檐冰”则指屋檐上结的冰珠,整个画面充满了清凉之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7. 故人千万里,明月两知心

解析: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明月成为联系彼此情感的象征,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和心灵的相通。

这首诗通过对夏秋季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