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
- 夏景凉引簟先秋:夏天的凉意已经让簟(竹席)感到凉爽,仿佛秋天的气息已经提前到来。
- 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竹席宽达八尺,斜靠在窗边,竹席上的寒光凝聚不流动,形容竹席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霜。
-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凉意比实际的天气更冷,以至于他开始期待秋天的到来,暗示了诗人对寒冷季节的感受和期待。
-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夏季的酷热已经被梅雨和清风所缓解,诗人在竹楼中感受到了清凉。
-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湘纹(湘江的水纹)像极了水,而诗人并未因为炎热而感到忧愁。
-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寒冷使得金茎更加湿润光滑,而温暖则使玉臂变得柔和。这里可能是指金茎(古代皇帝用金制作的权杖)和玉臂(美人的手),通过比喻展现了温度变化对物体的影响。
-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诗人对于城市的寂静感到悲哀,用斗米的价格来换取被子和被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苦和人民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傍晚,当凉风习习、暑气渐消时,诗人独自坐在竹楼中,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凉爽。他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还观察到了社会现象。诗中的“冷逼金茎润”和“温便玉臂柔”两联生动地描绘出温度变化对物体的影响,如金茎因冷而变得更加光滑,玉臂因温暖而变得更加柔软。此外,诗人通过对城市寂静的描述,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同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