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高门走,那知物意嫌。
婆娑中避暑,褦襶早趋炎。
楚楚朝衣格,峨峨古帽檐。
夤缘三伏谒,瞻仰上官严。
尚说毛寒慄,宁辞背汗沾。
寄言乡里者,贷我北窗眠。

夏景褦襶子俗子高门走,那知物意嫌。

婆娑中避暑,褦襶早趋炎。

楚楚朝衣格,峨峨古帽檐。

夤缘三伏谒,瞻仰上官严。

尚说毛寒栗,宁辞背汗沾。

寄言乡里者,贷我北窗眠。

注释:

褦襶:草木茂盛的样子。

高门:指豪门世家。

物意:自然之意。

婆娑:摇曳、摆动的样子。

朝衣:古代官员的正式服装。

峨峨:高大的样子。

夤缘:攀附,依附。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候,通常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时段。

上官:指朝廷官员。

尚说:还有,还感到。

寒栗:因寒冷而发抖。

背汗沾:背部出汗。

北窗眠:在北方的窗户下睡觉,形容夏天炎热时,找一个凉爽的地方休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和生活气息的诗,通过描写夏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首句“俗子高门走”,描绘了夏天时,那些穿着华丽衣服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户外享受阳光的场景。这里的“俗子”指的是那些世俗之人,他们追求名利,忽视了自然之美。而“高门”则是指那些富贵人家,他们的生活方式往往过于奢华,与大自然格格不入。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满。

第二句“那知物意嫌”,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感。他认为这些世俗之人不懂得欣赏自然之美,反而嫌弃自然。这里的“物意”指的是自然之意,也就是大自然的美好之处。诗人认为这些世俗之人不懂得欣赏自然之美,反而嫌弃自然。这句诗通过对“物意”的否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珍视。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继续描绘夏日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他用“婆娑中避暑”来形容人们在树荫下的悠闲自在;用“褦襶早趋炎”来形容夏日的炎热,以及人们急于躲避炎热的情景;用“楚楚朝衣格”来形容夏日的清凉,以及人们穿着华丽衣服享受阳光的景象;用“峨峨古帽檐”来形容夏日的炎热,以及人们顶着烈日奔波忙碌的情景;用“夤缘三伏谒”来形容夏日的炎热,以及人们为了谋求升官发财,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攀附权贵的情景。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夏日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忙碌生活。

诗人并不满足于对夏日景象的描述,他还深入挖掘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他用“尚说毛寒栗”来形容那些在炎热天气下仍然感到寒冷的人;用“宁辞背汗沾”来形容那些宁愿忍受身体不适也要维持生计的人们。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炎热天气的无奈和抱怨,还揭示了他们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精神。

诗人以“寄言乡里者,贷我北窗眠”结束了全诗。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他希望乡里的人们能够理解他的困境,给予他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他能够在北窗下安享夏日的清凉。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