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机边女,当时独月知。
坐令如此夜,虚却理残丝。
缫得扶桑茧,张成锦字词。
弦光空到晓,花影不侵帷。
尺寸知何用,须臾即别离。
小窗思妇懒,不是恤周嫠。

诗句释义

1 秋景机丝虚夜月:秋天的景色与机织的细丝一样,在夜晚显得虚无而朦胧。

  1. 不见机边女:看不到机边的织女,意味着时间流逝或她已离去。
  2. 当时独月知:当时的明月是唯一知晓此事的人。
  3. 坐令如此夜:导致这样的夜晚发生,即因某种原因使得夜晚变得如此凄凉和孤独。
  4. 虚却理残丝:让那些已经梳理好的丝线无用武之地。
  5. 缫得扶桑茧:通过缫丝得到来自东方的扶桑(传说中的一种神蚕)的茧。
  6. 张成锦字词:将这些茧编织成美丽的锦缎,上面刻着华丽的文字。
  7. 弦光空到晓:琴弦的光芒直到天亮才停止,形容时间的漫长和孤独。
  8. 花影不侵帷:花朵的影子没有侵入帐篷,象征美好但短暂的生活。
  9. 尺寸知何用:这些细微之物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10. 须臾即别离:片刻之间,就要面临离别的现实。
  11. 小窗思妇懒:小窗户旁的妇人因思念而感到疲倦。
  12. 不是恤周嫠:这不是为了安慰周济寡妇而写的。

译文

秋日的景色和机织的细丝一样,在夜晚显得模糊不清。
看不见机边的织女,是因时间流逝或她已离开。
让那个夜晚变得凄凉和孤独,就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让那些已经梳理好的丝线无用处。
通过缫丝得到来自东方的扶桑的神蚕的茧。
将茧编织成美丽的锦缎,上面有华丽的文字。
琴弦的光芒直到天亮才停止,形容时间的漫长和孤独。
花朵的影子没有侵入帐篷,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但短暂。
对这些细微之物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片刻之间就要面临离别的现实。
小窗户旁的妇人因为思念而感到疲倦。
这不是为了安慰周济寡妇而写的。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织女、扶桑神蚕、琴丝等元素的象征性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如“扶桑”指代远方的国家或亲人,“弦光”借指时间的流逝,“花影”则暗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