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大当涂古,分符得少蓬。
威如乌府在,令与绣衣同。
铃阁紬书外,花村卖剑中。
少需抚摩意,来作玉堂翁。

【注释】

范秘监:指唐代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范阳郡长史裴休,曾任太师。分符:指分授官印。乌府:比喻权贵的府第。绣衣:汉代皇帝所穿之袍,这里指朝廷使者。铃阁:古代官署名。书外:指文书之外。花村:指繁华的村落。

【赏析】

《上范秘监》是一首七言诗。作者通过描绘范公的权势、地位,表达了自己向往功名富贵的愿望。全诗四句,每句都以“少”字起头,形成一种节奏感,使整首诗显得朗朗上口。

首句“郡大当涂古”,写范公的郡守地位崇高,地位显赫。“郡大”指的是郡守的权力很大,掌管一郡;“当涂”则暗示其权力之大如天,不可抗拒。“分符得少蓬”,进一步强调了范公的地位和权力。“分符”,指分派官位;“少蓬”,即少昊,为东方的神灵,象征着权威和尊贵。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范公在郡守的地位,又表现出其威严和尊贵。

第二句“威如乌府在”,继续赞美范公的权势。“乌府”,指的是权贵之家,这里借指范公的权势;“在”,表示存在。这两句诗通过对“乌府”和“在”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范公的权势之盛,令人敬畏。

第三句“令与绣衣同”,进一步赞美范公的地位与身份。“绣衣”,是指古代官员所穿的华美服饰;“同”,表示相同,这里指地位相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范公的权势之大,令人敬仰。

第四句“铃阁紬书外,花村卖剑中”,描绘了一幅繁华的景象。“铃阁”,指的是高高的官府;“紬”,意为整理;“书外”,意味着在文书之外;“花村”,指的是繁华的村落;“卖剑中”,意味着在买卖之间。这两句诗通过对“铃阁”、“书外”、“花村”和“卖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范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五句“少需抚摩意,来作玉堂翁”,是诗人对范公的期待。“少需抚摩意”,意指需要有领导才能和扶持之意;“作玉堂翁”,则是表达希望成为朝廷中的重臣,担任重要的职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范公的期望和自己渴望得到提拔的心情。

【译文】

郡太守地位崇高古老,授予的官职像权贵家一样高贵。威严如乌府一般存在,令职和绣衣官位一样尊贵。

官署里处理公文之外,花村里买卖兵器之中。你只需稍加抚摩即可,将来定能做玉堂大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