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东西两踞盘,帝教弹压此山川。
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
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
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全诗如下:

上金陵章侍郎    
龙虎东西两踞盘,帝教弹压此山川。    
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    
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    
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译文
在金陵,龙虎两山如龙虎般东西对峙,皇帝命令他们镇守此地,保护江山。
风吹动三国的土地,波涛平静,长江和大运河如同万里长空。
半壁江山,旌旗飘飘,十州之地,鼓声四起,草木葱茏。
应当在这里发誓,立志收复中原,不让祖逖成为第一个。

关键词解释

  1. 龙虎:指的是南京附近的钟山(紫金山)和北边的石头山(狮子山)。这两山像龙和虎一样雄踞于南京城之东、西两侧。
  2. 帝教弹压:皇帝的命令使得这些山得以镇守,保护江山。
  3. 三分国:这里的“分”指分割或划分,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4. 鞭为祖逖先:这里用祖逖来比喻那些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人,意指这些人应奋发图强,不要成为落后者。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春天游览金陵时所作。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古称建康、秣陵等。李白此行是为了拜访时任南礼部尚书的章仇兼六世孙章八元。当时李白因受权臣忌恨而被排挤,心中愤懑不平,遂有这首慷慨激昂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山川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前四句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其中“鞭为祖逖先”一句,寓意着要奋发图强,勿忘国耻,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