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长安五往来,立谈无语口慵开。
懒看龌龊随时士,谁是艰难济世才。
韦布岂无堪将相,庙堂未易贱蒿莱。
上书欲谒平章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注释】
谒:拜见,拜访。
十载:十年。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五往来:五次来往于京城与家乡之间。
立谈:站着谈话。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召有司案图,指某日立取某地,有司曰:‘诺。’”意谓立定时间即可取得。
无以:没有可以的。
堪将相:能担任国家大政。
庙堂: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和接见大臣的地方,后亦借称朝廷。
贱蒿莱:指出身卑微,地位低下。
自媒:自己介绍自己。
【赏析】
此诗为作者初登仕途时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平民百姓的同情。
首句“十载长安五往来”,说明作者在长安生活了十年之久,期间多次往返京城与家乡之间,这既表明了自己长期在京师,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仕途不得意。
次句“立谈无语口慵开”,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他站在朝堂上,面对众多的官员,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呆望着他们,心情十分沮丧。
第三、四句“懒看龌龊随时士,谁是艰难济世才”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员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无奈。他认为这些官员们只关心自身的利益,不顾及国家大事,更谈不上什么济世安民的能力,因此对他们表示失望。
第五至八句则是作者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他认为即使自己能够胜任国家大政,但由于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很难有机会得到皇帝的认可和重用。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失望:“上书欲谒平章去,光范门前肯自媒。”他想通过上书皇帝来请求提拔,但又担心自己的地位太低,不被朝廷所重视,因此只能默默地等待机会的到来。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反映作者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