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外梅花角有声,使君心与月华明。
郡当采石今冲要,船在乌江罢战争。
酒贱人家歌裤饮,地宽客子带刀耕。
太平官府无公事,见说香凝燕寝兵。
注释:
戟外梅花角有声,使君心与月华明。
郡当采石今冲要,船在乌江罢战争。
酒贱人家歌裤饮,地宽客子带刀耕。
太平官府无公事,见说香凝燕寝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刘和州(刘玄佐)的颂扬之作。刘玄佐曾任淮南节度使,后调任宣武军节度使。诗人通过赞美他的政治才能,表达了对他深厚的怀念之情。
上篇首联写刘使君的风采。“戟外梅花角有声”,是说他在府衙之外就能听到那梅花发出的阵阵清响。这梅花,不仅象征着他的高洁品格,更暗示了他的卓越才华。“使君心与月华明”一句,则是说他的胸怀光明磊落,如明亮的月光照耀大地。
次联则从侧面来写刘使君的政绩。“郡当采石今冲要,船在乌江罢战争。”采石,位于长江之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指刘使君治理下的地方,现在成为了军事战略的重要节点。而“乌江罢战争”一语,更是表明了他在平定动乱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接下来是三联的描绘。“酒贱人家歌裤饮”,“裤”在这里是指酒器,也就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这句诗描绘的是,在和平时期,百姓们可以畅饮美酒,无需再像战乱时期那样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地宽客子带刀耕”,则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这里的“地宽”指的是土地广阔,“带刀耕”则是指农民们带着锄头耕作田地,一派丰收的景象。
最后一句“太平官府无公事”则点明了主题。在和平的时代里,官府不再需要处理那些繁琐的公事,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而“香凝燕寝兵”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香凝”可能是指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而“燕寝兵”则是指燕子在安睡的时候,也不必担心会有兵器的存在。
整首诗以赞美的口吻,歌颂了刘使君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