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烟波渺去鸿,楼头庐阜翠摩空。
故知造物铺张巧,不费丹青点染工。
赤壁江山横夜月,辋川庭馆卧秋风。
只今满地无图画,尽在西湾杳霭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南康天开图画楼’一句”,然后根据要求圈出相关诗句,结合全诗的写作背景和具体内容,对所圈画句子加以分析,最后指出其特点及作用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任浔阳(今江西九江)司马时所作的一首咏庐山东林寺的七言律诗。首联写庐山东林寺的宏伟壮丽。颔联写东林寺的山色空蒙、云烟缭绕;颈联写东林寺的清幽静谧,与世隔绝,令人心旷神怡;末联写东林寺的景色美不胜收,尽得天地自然之美。
【答案】
①首句中的“南康”指江西九江市,“天开图画楼”即指庐山东林寺,“天开”“图”都形容庐山东林寺的宏伟壮丽。②“烟波渺去鸿”:以水波浩渺来比喻山势连绵,用“渺”字来形容水势浩渺,无边无际。③“不费丹青点染工”:意思是说东林寺的山色空蒙、云雾缭绕的美,无须用丹青点染就能勾勒出来。④“横夜月”“卧秋风”: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庐山东林寺在夜晚月亮的映照下和秋风的吹拂下,宁静而肃穆的美景。⑤“杳霭”:指朦胧模糊的景象。⑥“只今”:如今、现在。⑦“西湾杳霭中”:意谓如今的庐山东林寺的景色美得就像西湾那茫茫的云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