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
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
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
【注释】
下第:指科举考试失败。归路:回家的路,这里指仕途之路。南行:向南走,即归乡。周顗:东晋名臣。贾生:西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的太傅。振海潮声春汹涌:指钱塘江潮水激荡的景象。插天剑气夜峥嵘:指钱塘江边峭壁上的“一线天”景色。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意思是说,我伤心地想到,家乡有万里之遥,而余杭县(今杭州)是我离家后第一段旅程。余杭:即杭州。
【译文】
落榜后的我,在钱塘江边徘徊不已,心中惆怅不已。我知道,即使没有周顗那样的才华,但总有一天也会被朝廷召回的。看到那钱塘江畔的峭壁上,有一条从天边伸出来、直插云霄的大缝,就像一把利剑,令人感到十分惊心动魄。我不禁想起家乡,虽然那里也有万里之遥,但毕竟还是我的故乡。想到自己刚刚踏上余杭的旅程,心情十分激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落第归家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仕途不遂、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
开头两句“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描绘了诗人在面对钱塘江畔的壮丽景色时,内心的无奈和失落。天门山高耸入云,仿佛在向诗人发出挑战,然而诗人却无法回应这挑战,只能独自叹息着向南行走。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实,让人感同身受。
诗人以“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两句,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他认为,即使现在的他还未获得成功,也并不意味着永远无法实现目标。只要坚持努力,总有一天会像周顗一样得到重用,像贾谊一样被皇帝召见。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人深受鼓舞。
最后两句“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则进一步描绘了钱塘江畔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此景象的感受。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落第归途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