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苇连天昨已非,二年重到最堪悲。
芹宫尚有肩吾在,花县犹存子建知。
踯躅南飞三绕树,凄凉北望四愁诗。
东风若不均披拂,荐福仍然又断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平仄协调,读来朗朗上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茅苇连天昨已非,二年重到最堪悲。

  • 解析:这里描述的是诗人离开通州(今江苏南通市)已经两年了,现在又回到了这里。”茅苇”指的是通州的自然风景,”昨已非”意味着过去的景象与现在大不相同,“二年重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感慨。”最堪悲”则表明诗人对于这种变化感到悲伤。

2. 芹宫尚有肩吾在,花县犹存子建知。

  • 解析:这里的”芹宫”可能是指古代官员的府邸,”肩吾在”意味着还有像肩吾这样的贤者存在,”花县”指的是一个地名或官职,”子建知”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有名人物或事迹的地方,如孔子曾游历过的花县。

3. 踯躅南飞三绕树,凄凉北望四愁诗。

  • 解析: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南边徘徊的情景。”踯躅”是一种徘徊不前的样子,”三绕树”形象地描绘了他的犹豫不决或是对现状的迷茫。而”凄凉北望”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四愁诗”可能是指他在思考或创作中的苦恼和不满。

4. 东风若不均披拂,荐福仍然又断碑。

  • 解析:”东风”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生机或好运的到来,但在这里它也可能象征着政治上的不稳定或个人命运的不顺。”不均披拂”意味着春风没有公正地吹拂万物,导致生机不足。”荐福仍然又断碑”表达了尽管希望春天带来吉祥和好运,但实际上却遭遇困难重重,甚至可能再次面临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自然景象以及个人的情感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深意。同时,诗人也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乐观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刘长卿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