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
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
除夕
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
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
【赏析】
“除夕”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年结束与新的一年开始的标志性时刻。诗中的“除夕”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首句“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通过对比新旧年交替的情景,传达了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主题。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
第二句“可今年老也无”,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辛酸。这里的“老也无”并非指真的年老体衰,而是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生命的轮回总是不变的规律。
第三句“儿孙次第饮屠苏”,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场面。屠苏酒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之一,象征着驱邪避疫、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这句诗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谐、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最后一句“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这句诗通过对家庭成员数量的描述,以及“日出高时”这个意象的使用,传达了一种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晚年,但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除夕夜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图景,同时也传达出了对生命、对亲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