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斋中望,千家未启扉。
潮能驱海走,风欲挟人飞。
烟寺钟初定,霜林叶半稀。
客身偏畏冷,著尽带来衣。
【注释】
晓起:天刚亮时起床。斋中:指书斋或居室。启扉:开门,这里指起床后打开门。潮能驱海走:潮水能将海水推出去。风欲挟人飞:风势要挟持人前进。烟寺钟初定:寺庙里的香烟缭绕,晨钟已敲过一遍。霜林叶半稀:霜打的树林,叶子已凋落一半。客身:行旅之身,即旅客。畏冷:怕冷。著尽:穿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海口官舍中晨起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晨起所见之景:黎明时分,作者刚从床上爬起来,就看到外面千家万户还未开门。接着三句写晨起所见之状:“潮能驱海走,风欲挟人飞。”是说,潮水能将海水推出去,大风要把人刮走!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海口晨景的特点。“烟寺钟初定”一句,描写寺庙中的晨钟声刚刚敲响,而霜林的树叶却已经凋零了一半。这两句诗写出了海口晨景的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最后两句写早晨出门的情景:作者穿上带来的衣物,走出官舍,来到海边散步。由于海口的气候炎热,所以诗人不禁感到有些寒冷。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托物寓志。首联写海口晨景,通过“未启扉”、“驱海走”、“挟人飞”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口晨景的特点。颔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潮能驱海走”和“风欲挟人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海口晨景的喜爱之情。颈联写诗人在海边散步时,看到的景色:烟雾弥漫的寺庙里,晨钟已敲过一遍,而霜打后的树林中,叶子却凋零了一半。尾联写诗人出门时的感受:尽管海口天气炎热,但仍然感到有些寒冷。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海口晨景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