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
古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
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
【解析】
此诗是作者对当时文坛现状的不满和愤慨之词。诗人通过“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等句的描写,表明自己对当时文坛的失望情绪。“古人皆尚友”一句,表明了自己对于前人尚友的向往之情。而“近世例无师”一句,则是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不满与愤慨。最后四句,则表明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态度:虽然自己已经年老,但是仍然坚持写作。最后两句“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表明了自己对于作品的自信,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俗人的不屑。
【答案】
译文:
前辈日渐遥远,我辈深感悲哀。
古代文人都崇尚交友,如今却无人教导我们。
晚年才开始聚集文人,中年时期只专注于诗歌。
虽然我写的诗文风格与杜甫相似,但是世俗之人还不曾了解。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诗。首联点出时事;颔联写前辈尚友,后生无师;颈联说自己已老,仍勤于笔耕:末联表示自谦,但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