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居戎幕,为侯论战勋。
斋旄俄烜赫,书札尚殷勤。
国难忠方见,天高事未闻。
九江残部曲,暗哭故将军。

【注释】

  1. 昔我居戎幕,为侯论战勋:过去我们居住于军帐之中,为诸侯谈论战功。戎幕:军帐。侯:指诸侯、将帅。论:谈说。战勋:战功。
  2. 斋旄(máo)俄烜赫:祭旗的旌旗忽然显赫起来。斋:祭祀。旄:古代一种指挥用的牦牛尾。烜赫:显赫。
  3. 书札(zhá):书信。尚殷勤:还十分殷勤。尚:还。殷勤:殷勤备至。
  4. 国难忠方见:国家有难,忠诚才能显现出来。国难:国家动乱不安的局面。忠:忠诚。
  5. 天高事未闻:天地广阔,大事尚未传闻。天高:天地宽广。事:这里指战事。
  6. 九江残部曲:九江一带残破的兵卒和民众。九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残部曲:残余的军队或民众。
  7. 故将军:过去的将军。故:以前的。将军:指张常武。
  8. 暗哭:暗中哭泣。暗:暗中,私下里。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张常武的怀念和哀悼。张常武是唐代名将,曾与安史叛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后因朝廷猜忌而遭陷害,被贬谪到南方边疆地区,最终忧愤而死。这首诗就是诗人对其一生的追忆和哀悼。
    首句“昔我居戎幕,为侯论战勋”,回忆昔日在军帐中与张常武讨论战功的日子,两人曾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并肩战斗。“斋旄”二句写张常武生前的事迹,其战功显赫,受到朝廷的重视和赞扬;而他对待战争的态度却十分谨慎,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地处理军政事务。
    颔联“国难忠方见,天高事未闻”,表达了诗人对战局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国家的危难时期最能显露出一个人的忠心和才干,而在战争期间,朝廷往往听不到有关战事的消息。这里的“国难”指的是国家动乱不安的局面,“忠方见”则是说只有在国家危急的时刻,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诚可靠。
    颈联“九江残部曲,暗哭故将军”,描绘了九江一带残破的兵民们在暗中为张常武哀悼的情景。这里的“九江”代指江南地区,“残部曲”指的是张常武所率的南疆军队,已经溃败不堪。而“暗哭”二字则表现了这些士兵和民众内心深处对于张将军的思念和悲痛。
    整首诗通过描绘张常武生前的事迹和个人品质,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朝廷对边关将领的猜忌和不信任,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