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初调瑟,烦公数寄声。
已来周大老,尚致鲁诸生。
末至馀尊尽,西归只履轻。
中年知己泪,销得几回倾。
诗句原文:人叹摛毫妙,天知补衮忠。力犹挽元气,身已御长风。家谱侔洪氏,官称似范公。独怜莼鲫奠,不得至苕中。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公生前的种种事迹和影响,表达了诗人对陈公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诗中多次提到“陈公”,表明这是一首专门为纪念陈公而作的作品。诗人通过对陈公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和忠诚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和才能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刘克庄对好友、同事陈公的悼念之作。刘克庄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陈公才华与忠诚的赞赏,也透露出自己对逝去时光的哀伤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人叹摛毫妙,天知补衮忠”直接点明了陈公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这两句话是对陈公一生的总结,既表现了陈公的智慧和才能,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
“力犹挽元气,身已御长风”则形象地描绘了陈公虽已仙逝,但其所留下的精神和影响力却仍然深远。这不仅是一种对陈公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一生贡献的高度肯定。此外,诗人还通过提及陈公的家人和后代,如“家谱侔洪氏”,“官称似范公”,来强调陈公家族的荣耀和他在官场上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在文化和社会上的影响。
最后两句“独怜莼鲫奠,不得至苕中”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亲自参与陈公葬礼的遗憾之情的抒发。这句诗中的“莼”和“鲫鱼”是陈公家乡的代表物,表达了诗人对于陈公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能亲自到场的深深遗憾。
《参预陈公挽诗二首》不仅是对陈公个人的赞颂,更是对一种理想人格和时代精神的歌颂。通过对陈公一生的缅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人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