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谓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参黄面老,肯恋黑头公。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
独馀章奏在,圣主记遗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首先读懂诗,然后根据所给的注解分析理解,最后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来评价其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价值。

“不谓斯人夭”,意思是没有想到这位贤人英年早逝。这一句是说,我不曾想到,你竟然会早早地离世,这是作者的悲痛。

“堂堂在目中”,意思是你虽英年早逝,但你的精神却永垂不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曾参黄面老”,引用孔子弟子曾参的故事,曾参因见母亲被饿虎拖走而大悲,哭得泪尽而变颜色,后来成为圣人。这里用曾参的故事来比喻作者的哀悼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敬仰之情。

“肯恋黑头公”,意指自己不愿像那些身居高位而贪财好色的权贵们一样,留恋富贵而抛弃了贤良之辈。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他的性情、道德如同深渊一样广大无垠,他所获得的名誉地位如同闪电般短暂虚幻。

“独馀章奏在,圣主记遗忠”,意思是:只留下他的奏章,圣明的君主还记得他的忠诚。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首先读懂诗,然后根据所给的注解分析理解,最后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来评价其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价值。

“不谓斯人夭,堂堂在目中”两句,是说没想到贤者竟如此早地去世了。“不”字表明作者的悲痛,“不惟”、“不意”等词语都表示这种情感。

“曾参黄面老,肯恋黑头公”两句,引用曾参见母被饿虎拖走的典故,表达对死者深切的哀悼之情。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意思是他的心地、志趣高远深广,就像天地间无边的深渊;他的名望和地位也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独馀章奏在,圣主记遗忠”两句,是说只有他的奏章还留传于后世,圣明的君主还铭记着他的忠义之言。

此诗通过叙述贤人不幸早逝的事实,赞扬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豪放、清新的风格特点。

【答案】

不谓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参黄面老,肯恋黑头公。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

圣主记遗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