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阁何其壮,登舟得许哀。
人多称快者,上岂少恩哉。
恶草毋留种,夭桃不待媒。
九重方远佞,宁放郑詹来。

以下是对《再和四首》的赏析:

诗词原文
伏阁何其壮,登舟得许哀。
人多称快者,上岂少恩哉。
恶草毋留种,夭桃不待媒。
九重方远佞,宁放郑詹来。

译文
在高位时多么威武壮观,乘船离去却让人感伤。
人们纷纷称赞这是件美事,君王是否缺少恩情?
不要让杂草留下后代,让花朵无需外力。
在九重天的高处远离谄媚,怎能容忍郑詹这样的小人到来?

注释解析

  1. 伏阁何其壮:伏阁,即在高位时,形容威严壮观的场景。
  2. 登舟得许哀:登舟,指乘船离去,表示离别时的悲伤。
  3. 人多称快者:形容许多人认为此事令人高兴或满意。
  4. 上岂少恩哉:上位之人是否缺乏恩德。
  5. 恶草毋留种:指不要留下不良后果或影响。
  6. 夭桃不待媒:夭桃,即未成熟的桃子,这里比喻事物需要外力才能成长或发展。
  7. 九重方远佞:九重,指高位,也象征权威。方远佞,意为远离谄媚,保持高洁。
  8. 宁放郑詹来:郑詹,古代人物,此处用来指代那些不受欢迎的人或事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伏阁时的威武与登舟离去时的哀伤,展现了权力的无常与人心的变化。诗中表达了对权力者的不满,认为他们不应只依赖外界因素来维持地位,而应自行坚守道德和原则。同时,诗人也反映了一种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态度,批评了那些表面光鲜却缺乏实质内容的权贵人物。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政治现象的不满,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期待。它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寓意,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