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
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
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
老无闲记性,读罢转头忘。
《夜坐二首》
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
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
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
老无闲记性,读罢转头忘。
注释:
- 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长时间坐着(乌薪)没有火,于是让仆人去打柴。
- 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海上的寒风吹着雪,使夜晚更加寒冷。冬天的夜晚漫长如年。
- 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旧书真是无用之物,干枯的鱼也散发出臭味。
- 老无闲记性,读罢转头忘: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读过的书很快就忘记了。
赏析:
这两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时间和记忆的感慨。其中包含了对生活的无奈、对时间的流逝和对记忆的遗忘的深深思考。
“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安静而孤独的画面。乌薪是指燃烧的木柴,用来驱赶寒冷的北风。坐久则意味着时间已经很长,可能已经到了深夜。这时,作者感到寒冷,于是叫来仆人去打柴。这里的“呼童”是呼唤仆人的动作,而“扫叶忙”则表明主人希望尽快结束这种无聊的状态,开始新的一天。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感受,反而增加了他的孤独感。
“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环境。海风穿过雪地,使夜晚更加寒冷。冬天的夜晚漫长如年,这暗示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无奈和对岁月的感慨。
第三句,“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这是一句深刻的哲理性的诗句。作者在这里用“故纸”和“枯骴”分别代表旧书和干涸的鱼。他认为这些旧物都是无用之物,只有真正的知识才能带来真正的价值。同时,他还认为即使是干涸的鱼也能散发出臭味,说明即使是无用的东西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最后一句,“老无闲记性,读罢转头忘”,这是一首哲理性的诗。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老年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渴望。他已经没有了闲暇的时间去记住所有的事,更不用说去阅读了。然而,他仍然渴望知识,希望能够从书籍中获取智慧。然而,读过之后却很快忘记,这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夜坐二首》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