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
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
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
吾老无行役,何由沥奠觞。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朱吏部子明的敬爱和思念之情。下面将逐一赏析:

  • 诗句一:“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
  1. 词语解释与分析
  • “忝居”意指惭愧地处于某种地位或环境中。
  • “言偃室”是古代学者孔子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知识与智慧。
  • “郑公乡”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或象征性的地方,反映了一种归属感或尊敬。
  1. 诗意解读与赏析
  • 诗人自谦地表达自己在学问上不如朱吏部子明,但又感激他给予的学习机会。

  • 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朱吏部子明的尊敬和羡慕之情,认为他在学问上的成就值得学习和尊重。

  • 诗句二:“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

  1. 词语解释与分析
  • “阶庭秀”形容庭院中的美景。
  • “屋壁藏”指墙壁上的藏书或文物。
  1. 诗意解读与赏析
  • 诗人通过“尽识”和“多窥”,表达了自己对朱吏部子明学识渊博的钦佩和羡慕。他不仅欣赏朱吏部子明的才华,还渴望深入了解他的学问和生活。

  • 诗句三:“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

  1. 词语解释与分析
  • “杜陵”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墓地所在地。
  •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地所在地,也称为孔庙、孔林等。
  • “一瓣”通常用来形容很小的礼物或敬意。
  1. 诗意解读与赏析
  • 诗人用“杜陵泪”和“孔林香”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朱吏部子明的深切思念之情。他将朱吏部子明比作杜甫,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伟大成就的赞美。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朱吏部子明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认为朱吏部子明就像孔子一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和智慧。

通过对《挽朱吏部子明二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刘克庄对朱吏部子明的敬爱和思念之情,以及他对学问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朱吏部子明的怀念,也是对整个文化事业的珍视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