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
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
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
【注释】
送徐平父往水南:送别友人徐平父。水南,指江西赣江之南。
东汉高士后:东汉末年有个叫严光的名士。
晚唐先辈家:晚唐时有位名叫刘禹锡的人。
聚萤十年读:刘禹锡年轻时曾隐居在浙江天荒山,读书勤奋,用聚萤的方法来照明。
中鹄一毫差:指射中目标,但只差一点。
今无佛雨花:指没有如佛教所说“天花”一样的神迹出现。
弹铗不须嗟:弹起铗(剑把)不用愁,意思是说不必为自己的前程而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诗人送友人去江西赣江以南地区赴任时所写的。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格调高昂,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良好祝愿。
首句“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是说东汉末年的严光是高士,晚唐的刘禹锡是先辈。这里既点出了送别的对象,又表明了送别的时间背景:东汉末年和唐朝晚期,分别代表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的时代。
中间四句主要写徐平父勤学苦读的故事。“聚萤十年读”,写他读书非常刻苦;“中鹄一毫差”,写他射箭的本领很高强,但是还没有达到“中靶”的要求,即没有击中靶子的中心。这既是赞美他的勤奋学习,也是勉励他继续努力。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晋代王献之,字子敬,从小勤学练字,父亲死后,把字帖当抹布一样地用,字帖都破了,王献之还在不停地练字。二是晋代羊祜,字叔子,小时候很聪明,但他不贪玩,喜欢帮助别人做事,后来成为大器。这两个典故都是说人应当勤奋好学,不能懒惰、骄傲自满。“今无佛雨花”,是指没有佛祖降下的祥瑞之花,即没有出现什么奇迹,也暗含着自己没有遇上好的机遇的意思。
最后两句“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是说在江西一带有许多人才,徐平父去那里一定能大有作为,用不着为找不到门路而发愁。这是鼓励他不要灰心。
这首诗以颂扬友人的勤学苦练、谦虚谨慎为主,并借典喻意,含蓄蕴藉,语短情长,风格清新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