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有佳客,□□□□□。
爱吟老叉句,犹记照邻文。
□□□□□,□□□□□。
吾无恤孤力,怀旧意空勤。

【注释】

葵霍:指晋代桓温,字敬威。桓温在荆州时,常乘着小牛车去拜访王坦之,坦之家无余财,唯有石榴、葛条数株。温见后说:“此君复何能为?”

□:通“筐”,竹器。

老叉(zhá):《庄子·外物篇》有“叉者,木也”一句。叉,同“槎”。

照邻:晋人顾恺之字长康,尝与殷仲堪夜话。时仲堪有斋住于南州寺侧,临川献王孙夜往看之。至晓方出。殷曰:“卿可去矣!我与故在此。”因留共语,遂大相赏得,自云:安期羡门,可与神游也。

□:同“槎”。

吾无恤孤力:意谓自己不能独任其劳。

怀旧意空勤:意谓对过去的回忆,徒然地使心力劳苦而无实际收获。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赴官前。诗中表达了对旧游之地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自己赴任途中,经过荆州,特地拜访了王坦之。王坦之是当时荆州地方官的属官,他家里虽然贫寒,但生活俭朴,只有一些石榴、葛条等植物作为点缀。王坦之见到温时,只是淡淡地说:“这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颔联写自己到荆州后,仍然喜欢吟诵王坦之的诗,并怀念王坦之的文才。这里用典,暗点王坦之的为人。

颈联直接抒情,说自己来到荆州后,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依靠他人的资助,所以对那些资助的人心怀感激,而对那些不资助的人则感到失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辛酸。

尾联写自己对过去的回忆,虽然曾经有过美好的时光,但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因此,对过去的一切都只能空费心思,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又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它反映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挣扎,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