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骢马,安能作噤乌。
去因攻潞国,来又荐君谟。
□□延英疏,丹青洛社图。
呜呼传不朽,犹足警奸谀。
【注释】
(1)吴茂新:字君谟,唐代名臣。
(2)挽吴茂新侍郎三首:此诗为诗人为吴茂新送行所作。
(3)□□:地名,在今山西。
(4)攻潞国:指平定潞州的安史之乱。
(5)延英:官署名,唐置于中书省,掌侍直皇帝,参决军政要务。
(6)洛社图:洛社,洛阳的士人集会之地,此指洛阳的名胜古迹。丹青:丹砂和青雘,这里指绘画。图:指画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吴茂新送行时写的。全诗以“挽”字领起,表达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首句“挽吴茂新侍郎三首”,点明了题目。诗人在送别之时,不禁想起当年与吴茂新一起共事的情景,因此感慨万分。“□□乘骢马”(见注①),回忆了他们同乘骏马出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吴茂新的赞美之情。接着“安能作噤乌”(见注①),诗人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吴茂新的敬仰之情。“去因攻潞国,来又荐君谟”(见注①),这是诗人对吴茂新过去和现在所作的贡献的赞美之词。“□□延英疏”(见注③),指的是诗人曾为吴茂新所写的《上李勉启》,希望李勉能够采纳他的建议,共同治理国家。而“丹青洛社图”(见注④),则是诗人所画的洛阳风景画,以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呜呼传不朽(见注④),犹足警奸谀(见注④)”,是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这既是对吴茂新的赞扬,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