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垄青黄接,花封紫皂催。
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
琴调谁知者,租瘢岂忍哉。
试询县斋客,莫也有澹台。

新勋侄宰松溪

麦垄青黄接,花封紫皂催。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

琴调谁知者,租瘢岂忍哉。试询县斋客,莫也有澹台。

【注释】:

  1. 勋侄:即侄子,指新近得官的侄儿。
  2. 麦垄:即麦田,借指田野或田园生活。
  3. 紫皂:紫色的茅草,这里用作比喻。
  4. 驯雉:驯服野鸡。
  5. 澹台:指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以澹泊名利著称。
  6. 琴调:指琴音,这里指音乐、艺术。
  7. 租瘢(fán):租税的痕迹,这里指赋税、劳役等。
  8. 淡台:淡泊名利,这里指淡泊名利的人。
    【赏析】:
    此诗为五律,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全诗押韵,平仄协调。
    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图,“麦垄”和“花封紫皂”是两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了农田和野花的颜色,“接”字写出了颜色的连绵不绝;“催”字写出了季节的更迭。
    颔联写人,“汝”是称呼别人,这里指的是侄儿,“驯雉”是驯服野鸡,暗喻侄儿要能够胜任工作;“割鸡”是说侄儿会像老鹰一样敏锐地发现猎物并抓住它。
    颈联写事,“不知琴调”是说不知道音乐的高低缓急,“岂忍痛痕”,意思是不忍心看到赋税的痕迹,这里用典出自《汉书·食货志》,指赋税的繁重和劳役的辛苦。而最后一句“莫也有澹台”则是借用了澹台灭明的故事,表达了淡泊名利的意思。
    “县斋”是知县的住所,“淡台”是淡泊名利的人,这里是指侄儿。整首诗通过描写侄儿在田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表现,展现了他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的特点,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侄儿的期望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