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幕资筹笔,圜扉待雪冤。
未论公喜怒,先为母平反。
君壮行其志,吾贫赠以言。
自怜刘跛子,不及送前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送赵司理若钰之官潮州》。
诗句释义:
- 辨幕资筹笔,圜扉待雪冤。 (辩明案情,筹集资金,准备笔录,等待真相大白。)
- “辨幕”、“筹笔”指为案件做准备;“圜扉”指官府大门的门扇,引申为官府,“待雪冤”意在期待真相大白。
- 未论公喜怒,先为母平反。 (不论官员高兴或发怒,我先为他母亲的冤屈平反。)
- “公”、“母”指的是官员和其母亲,“平反”意为纠正错误或平反冤狱。
- 君壮行其志,吾贫赠以言。 (您志向远大,我贫寒却赠言相劝。)
- “君”、“吾”指对方和自己,“壮行”意指有雄心壮志,“赠以言”即赠送话语。
- 自怜刘跛子,不及送前村。 (我自己可怜像刘伶那样的人,不能像以前一样送你到村口。)
- “自怜”意自我怜悯,“刘跛子”代指刘伶,他因酒后摔伤脚而失去行走能力,常用来比喻自己。“不及”意为比不上,“送前村”意为送至村口。
译文:
辩明案情,筹集资金,准备笔录,等待真相大白。
不论官员高兴或发怒,我先为他母亲的冤屈平反。
你志向远大,我贫寒却赠言相劝。
我自己可怜像刘伶那样的人,不能像以前一样送你到村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赵司理的深厚感情。首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目的和背景,接着三句是对赵司理的期望和鼓励,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多次运用典故和成语,如“辨幕资筹笔”中的“辨幕”,既指办案,也暗指处理案件的过程,“筹笔”则是指准备笔墨记录案件过程。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案件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