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评世间病,至惨莫如盲。
亲友不觌面,子孙惟认声。
根存神不死,食既魄难生。
赖有鬳斋老,书来吊失明。
【注释】:
吾评世间病,至惨莫如盲。
亲友不觌面,子孙惟认声。
根存神不死,食既魄难生。
赖有鬳斋老,书来吊失明。
译文:
我评论世间的病痛,最令人感到痛苦莫过于失去了视力。
亲人和朋友不能相见,只能通过声音去交流。
只要生命还在,精神就永远不会死亡,失去食物就无法再生魄魂。
幸好还有这位慈祥的老人,他写信来吊唁我失去了光明。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作者以“吾评世间病,至惨莫如盲”开篇,表达了对失明这一痛苦的评价。失明意味着失去了视觉,无法看见外界的景象,也无法与人交流,生活将变得无比艰难。然而,作者却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认为即使失去了视力,只要人的精神还活着,那么他的生命就不会消亡。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深感震撼。
作者以“亲友不觌面,子孙惟认声”进一步阐述了失明者的生活状态。失明者虽然与家人朋友无法见面,但他们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失明者无法看到他们的面孔和表情,所以只能通过声音来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高潮,“根存神不死,食既魄难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他认为生命就像树根一样存在,即使失去了食物,也无法使魂魄再生。这是一种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赖有鬳斋老,书来吊失明”,点明了诗人在困境中得到了他人的支持和关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失明命运的感慨和接受,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