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决时通夕,将迎或望尘。
官为贤令尹,位下郡专人。
尚欲平州欠,何曾叹县贫。
能容老夫否,负耒去为民。
【注释】
(1)剖决:剖判,裁决。
(2)时通夕:整天。
(3)将迎:迎接。
(4)望尘:指远远望见尘土飞扬。
(5)贤令尹:比喻贤明的地方官。
(6)郡人:指地方官员。
(7)平州:指治理州郡之事。
(8)县贫:县里贫穷。
(9)负耒去:背起农具,回家务农去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为一帧描绘自己归隐田园生活的画像所作。诗人在图画之外,通过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抒发了自己向往自然、热爱田园的感情。
开头两句“剖决当通夕,将迎或望尘”,描写了一幅清闲无事,安享清福的图画。“剖决”即裁决,这里指处理政事;“将迎”、“望尘”,都是形容迎接上司的意思。这两句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宁静淡泊的官场生活图,与后两句形成强烈对照。
第三句“官为贤令尹,位下郡专人”。诗人在这幅画中看到的是一位贤明的官员,他地位虽低,但办事却有声有色。这一句诗,既是对画中人物的具体写照,也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回忆。诗人一生在政治上多遭挫折,曾长期被排挤打击,但他始终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终于得到重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坎坷政治道路的感慨。
第四句“尚欲平州事,何曾叹县贫”。“平州”即指治理州郡,诗人在画中看到了一位勤勉工作的官员,他日夜操劳,为民谋利益。“尚欲平州事”一句,表明了他一心想着为百姓造福。“何曾叹县贫”一句,则写出了他并不因贫困而发愁,反而为能为国家分忧而感到自豪。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博大的胸怀。
最后两句“能容老夫否?负耒去为民”则是诗人在画外发出的声音。诗人在这幅画中看到自己归隐田园的情景,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这样老了,还能继续为老百姓服务吗?”“负耒去为民”一句,既写出了诗人晚年归隐的决心,同时又流露出他对民生民计的关注和关切之情。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诗人在诗中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对自己的坎坷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民生民计的关注和关切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