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炬金栀映玉蕖,台城昨梦又年馀。
断无弦索鸣华屋,惟见炊烟起草庐。
儿报瓶空因止酒,婢言油尽暂停书。
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然藜向石渠。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

灯夕,即灯节晚上。李商隐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对灯节夜晚的感慨,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失落感。

千炬金栀映玉蕖,台城昨梦又年馀。
千炬金栀映玉蕖,台城昨天又梦见了这里。千炬金栀,指无数明亮的灯火。金栀,即栀子花,一种美丽的花卉。玉蕖,即荷花,是夏天的象征。这里的“千炬”和“玉蘂”都是形容灯光明亮。台城,即南京城的南面城墙,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昨夜的梦中,又回到了这个曾经熟悉的地点,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断无弦索鸣华屋,惟见炊烟起草庐。
断无弦索鸣华屋,意味着过去繁华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华屋,指华丽的房屋,曾经是人们聚集、娱乐的地方。现在只有炊烟从草庐中升起,象征着生活的平淡和简单。这里的“断无”和“惟见”都是形容过去繁华生活已经消失,现在的生活中只有简单的炊烟。

儿报瓶空因止酒,婢言油尽暂停书。
儿报瓶空,意思是儿子说酒瓶已经空了。这是提醒父亲停止饮酒的信号。油尽,意味着蜡烛已经烧完了,需要更换新的蜡烛继续读书。这里的“儿报”和“婢言”都是描述子女提醒父亲的行为;“瓶空”“油尽”则分别暗示了饮酒与读书的场景。

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然藜向石渠。
蓬窗,即简陋的窗户。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的住所。精勤士,是指勤奋好学的人。石渠,是古代的一种藏书楼,用石头砌成,非常坚固。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居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也能像石渠一样坚强地学习。这里的“蓬窗”和“石渠”都是用来比喻学习的场所,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灯节夜晚的情感为主线,通过描绘灯节之夜的美丽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千炬金栀、台城、玉蘂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同时,诗人还通过“断无弦索鸣华屋”等句子,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