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横吹露满空,柂行浑不辨西东。
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
月照鹭身明石畔,风翻萤影没荷中。
书生此乐关时命,叹息无因夜夜同。
【注释】
孟夏:农历四月。泛:泛舟。方湖:即今之西湖。同字:一作“同心”。柂(huǎn):船桨。别港通:指湖中其他岛屿的港口相通。月照鹭身明石畔,风翻萤影没荷中:月光下鹭鸶的影子映在石头上显得十分清亮,荷花丛中萤火虫飞动,像被风吹散了一般。鹭身:鹭鸶的翅膀。萤影:萤火虫飞动时留下的光亮。
书生:诗人自指。
【译文】
长笛横吹露满空,船桨划过分不清西东。
初见岸回时遥峰露出,尽头浦尽新疏别的港口。
月光照耀鹭鸶身影映在石头旁,风中翻飞萤火虫消失在荷叶中。
这乐事只属于文人雅士,叹息自己不能夜夜与它同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泛舟西湖时写的一组绝句。第一首写泛湖时的所见所闻,第二首写泛湖时的所感所思,最后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写景如画,抒情真切,语言清丽。
开头两句写泛舟的情景。前一句“长笛横吹”点明泛舟时间、地点和所用乐器。后一句“露满空”则写出了泛舟时的天气状况——白露已过,秋意浓重。此时,作者正乘船游览于方山之下,湖面上一片澄澈,只有一轮明月高悬天空,皎洁的月光洒满湖面,使湖水变得银光闪闪。
第三、四句写泛舟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前一句写船行之快。“浑不辨西东”,意为船桨划破水面,水波飞溅而向前推进,使得眼前的景物似乎都模糊不清,分辨不出东南西北。后一句写船行之远。“岸回初见遥峰出”和“浦尽新疏别港通”两句,都是描写泛舟至湖中其他岛屿港口时所看到的景色。其中,“遥峰出”指的是远处山峰从湖中露出;“别港通”则指湖中各岛之间有船只往来相通。这些内容,既表现了湖中岛屿的多和大,又表现了湖中景色的壮美。
第五、六句写泛舟所见所闻。前一句写所见。“月照鹭身明石畔”的意思是月亮映照着鹭鸶的身影,使鹭鸶的羽毛也变得晶莹透亮。后一句写所闻。“风翻萤影没荷中”意思是微风吹过,萤火虫在荷叶中闪烁不定,好像萤光被风吹得四处飞扬似的。
以上六句主要描绘了泛舟时所见的自然景观,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接着写自己的感受。第七句“书生此乐关时命”,意思是说这种乐趣只属于文人雅士,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无法享受的。这里的“书生”指代作者自己,“关时命”则是指这种乐趣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第八句“叹息无因夜夜同”,则是作者的感慨之语,意思是说自己感叹自己无法经常和朋友一起享受这样的美景,所以只能独自叹息。
这首七绝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它不仅描绘了湖中的自然景观,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