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佐下风山县里,长官贵重若神明。
行香野寺徐方至,白事琴堂久始迎。
远递无书悲契阔,老襟有泪怆生平。
郎君如玉闻先夭,谁护丹旌问去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哭常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曾佐下风山县里:曾,表示过去,佐,辅佐,下风山,地名。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在山下县做官,长官(上司)非常贵重,像神明一样。
  2. 长官贵重若神明:长官,指上司或领导人。贵重,形容地位高、权力大。神明,比喻像神仙一样的存在。这句话表达了对长官的尊敬和崇拜。
  3. 行香野寺徐方至:行香,烧香拜佛,祈求平安。野寺,乡村寺庙。方,方位词,这里指从东南方来的。这句话描述了在寺庙中烧香拜佛的场景。
  4. 白事琴堂久始迎:白事,指丧事,因为白色代表哀悼。琴堂,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久,长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等待很长时间之后才被邀请参加丧事。
  5. 远递无书悲契阔:远递,指远离家乡。无书,没有书信,表示无法联系。悲,悲伤。契阔,指离别。这句话表达了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悲伤的情绪。
  6. 老襟有泪怆生平:老襟,指老年人的胸怀。有泪,流泪。怆,忧伤。这句话表达了因为失去亲人而产生的悲伤和无助感。
  7. 郎君如玉闻先夭:郎君,对年轻男子的尊称。如玉,比喻像玉一样美好。闻,听说。先夭,早逝。这句话表达了听说年轻的郎君已经去世的消息。
  8. 谁护丹旌问去程:丹旌,红色的旗帜,这里比喻死者的灵车。谁,疑问词。护,保护。谁保护着红色的旗帜,询问去程的路径。这句话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通过对长官的描绘、寺庙中的祈祷、丧事的参与、远离家乡的无奈、失去亲人的悲伤以及未来道路的迷茫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亲情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