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绝笔山川歇,荔子萧条二百年。
选貌略如唐进士,慕名几似晋诸贤。
岂无品劣声虚得,亦有形佳味不然。
题遍贵家台沼后,请君物色到林泉。
陈寺丞续荔枝谱(节选)
【注释】
陈寺丞:即蔡公,这里指宋代著名诗人蔡襄。
续荔枝谱:这是蔡襄的《荔枝谱》续编。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果实多汁,味道甘美。
山川歇:山势停止,水声消失。
二百年:指从唐代开始的荔枝种植历史已长达二百年。
唐进士: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
晋诸贤:晋代有几位有名的学者或贤人。
品劣声虚得:品质低劣,名声不响亮却得到了。
形佳味不然:外形好,但味道却不怎么样。
贵家台沼后:贵族人家的庭院池塘边。
请君物色到林泉:请你亲自去欣赏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蔡襄在续写《荔枝谱》时所创作的。诗中通过描述荔枝的历史、品质和口感,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陈寺丞续荔枝谱”表明了这是蔡襄的作品。接着以“蔡公绝笔山川歇”起兴,描绘了一幅山川美景的画面,意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接着以“荔子萧条二百年”点明主旨——荔枝已经沉寂了二百年。这句诗既反映了荔枝种植的历史悠久,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选取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来作比喻,分别是唐代的进士和晋代的贤人。这些人物都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与荔枝的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不仅赞美了荔枝的独特风味,也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名人的敬仰之情。
“岂无品劣声虚得”这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品质。尽管有些人因为名声而得到人们的关注,但他们的品质并不一定高。这体现了诗人对真实品质的追求和对虚假名声的不屑一顾。
最后两句“亦有形佳味不然”和“题遍贵家台沼后”则具体说明了荔枝的特点。虽然荔枝的形状优美,但其味道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味。同时,这首诗也被广泛流传于贵族之家,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历史价值,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长河中名人的敬仰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