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闻公莫府开,梦魂频绕岭头梅。
久抛靴裤辞军去,忽有弓旌扣户来。
茅舍相过争借问,荷衣欲出却徘徊。
旧时檄笔今焚弃,孤负黄金百尺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一. 开头两句:“一昨闻公莫府开,梦魂频绕岭头梅。”

  • 注解: “一昨”意为“不久前”。“公莫府”指的是朝廷或官府的官员住所。
  • 译文与赏析: 杜甫听到朝廷任命他为某地长官的消息,内心激动不已,仿佛在梦中频频回到那山岭上盛开的梅花旁。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新职位的兴奋和期待。

二. 接下来两句:“久抛靴裤辞军去,忽有弓旌扣户来。”

  • 注解: “久抛”指长时间放弃。“靴裤”是古代士兵穿的衣服。
  • 译文与赏析: 杜甫已经很久不再穿着官服,告别了军营,现在却又收到了官府的信令,被召回任职。这里的“忽有弓旌扣户来”描绘出一种突然而意外的变化,使得杜甫措手不及,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官场变动的复杂情感。

三. 接下来的几句反映了杜甫对返回旧居时的感受

  • 注解: “茅舍相过争借问”中的“茅舍”可能是指他的故居或旧居。
  • 译文与赏析: 当他返回到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一个简陋的草屋,邻居们争相前来问候,这种亲近和温暖让他感到十分温馨,但同时又不免感慨万千,因为这里已经不再是他的家了。

四. 最后两句表达了杜甫对于过去使用过的公文笔的怀念

  • 注解: “荷衣欲出却徘徊”中,“荷衣”指文房四宝之一的墨盒,通常由荷花制成的荷叶包裹。
  • 译文与赏析: 杜甫在离开自己的书房时,想要带上那些已经废弃不用的文房用具,但又犹豫不决,因为他知道这些已经没有用处了。这表达了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五. 结尾两句是对过去的总结

  • 诗句:“孤负黄金百尺台。”
  • 译文与赏析: 杜甫用“孤负黄金百尺台”这句话总结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曾经拥有辉煌的成就(”黄金百尺台”象征着高位和权力),但最终未能善终,功败垂成。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感慨,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