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千门尽拥衾,据梧展转看横参。
不知身已成衰证,枉被人疑是苦吟。
周汉前书盲记忆,乾坤外事彊思寻。
华山老子差堪语,安得呼来论此心。
不寐
万家千户尽拥衾,据梧展转看横参。
不知身已成衰证,枉被人疑是苦吟。
周汉前书盲记忆,乾坤外事强思寻。
华山老子差堪语,安得呼来论此心。
注释:
- 万户千户都睡下了,只有我辗转反侧睡不着。
- 不知道身体已经衰老了,却被人误以为是因为苦吟而失眠。
- 我对于周汉前朝的事情毫无印象,只能勉强回想一些与现在无关的事物。
- 我不知道华山道士是否真的可以指点迷津,但我渴望能够与他一起探讨这些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不寐”为题,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无助。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失眠状态,反映了内心的焦虑和忧虑。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华山道士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首句“万户千门尽拥衾”,描绘了人们纷纷入睡的场景,表现了社会的宁静和秩序。但诗人却在这样的场景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躁。
第二句“不知身已成衰证,枉被人疑是苦吟。”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衰老的无奈和无力改变。同时,他也表达了被误解的痛苦,认为自己之所以失眠并非是因为苦吟,而是由于身心疲惫所致。
第三、四句“周汉前书盲记忆,乾坤外事强思寻。”诗人用“盲”和“强”两个词语来形容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认知。他认为自己对于周汉前朝的事情毫无印象,只能勉强回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这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无知和遗忘。而面对现实的困惑和挑战时,他又不得不强行思索,这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
最后两联“华山老子差堪语,安得呼来论此心。”则是诗人与华山道士的对话。他向道士请教人生哲学问题,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但道士却告诉他,他并不具备足够的智慧去领悟这些深奥的道理,这让诗人感到失望和挫败。尽管如此,诗人仍然渴望能够与道士一起探讨这些困惑,寻求人生的启示和指引。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失眠状态和内心的焦虑,以及与华山道士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同时,它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