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应无第二楼,暮云飞不到帘钩。
未开宝鉴青冥里,先涌冰轮碧海头。
白似雪涛翻赤壁,壮如夜日出罗浮。
酒醒何处吹横玉,径欲乘风万里游。
在宋代,诗境楼观月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七言律诗,由刘克庄创作。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
- 诗句释义:
- 人世应无第二楼: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超越或与之媲美,如同无人能超越的至高之楼。
- 暮云飞不到帘钩:形容云彩如幕般厚重,遮天蔽日,仿佛连窗帘也遮挡不住。
- 宝鉴青冥里:宝鉴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镜子,青冥即青色的天空,此处形容月亮升起,照亮了整个天空。
- 先涌冰轮碧海头:冰轮指月亮的圆润形状,碧海头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从海面上升起的景象。
- 白似雪涛翻赤壁:雪涛形容浪花洁白如雪,翻赤壁则是波浪拍打着古老的石壁,形象生动。
- 壮如夜日出罗浮:这里用“夜日”来形容月光明亮如同白天一般,罗浮山则是中国南方的名山。
- 酒醒何处吹横玉:酒醒后不知身在何处,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玉笛声。
- 径欲乘风万里游:表达了诗人想要乘风远行,畅游万里的愿望。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可以与之相比的阁楼,黄昏时分,乌云遮蔽了天空,仿佛连窗边的帘子都无法阻挡。月亮尚未完全升起,但它已经像一块宝镜一样照亮了青蓝色的天际。它首先冲破了水面,出现在碧绿的海洋之上,它的白色就像翻滚的雪浪,它的壮丽就像是夜晚的太阳从罗浮山升起。当酒醒时,不知道身在何处,只有远处传来的玉笛声伴随着微风。我渴望随风远行,探索那万里之外的未知世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刘克庄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列炬”、“江光如练”等意象,不仅再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更是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远的思考。
《诗境楼观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