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遥看雨出时,想公笔墨发雄奇。
山深龙虎飞腾变,海运鲲鹏瞬息移。
凛凛前锋如赴敌,堂堂回势似归师。
驱还始悟山灵意,怕向苍崖写恶诗。
【注释】七月二十日:指唐僖宗乾符元年(874)七月二十日。方寺丞:即方干,晚唐诗人。先归:先回方干之宅。方干曾为处士。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写诗人从友人方干处归来,看到雨景而想起他的诗。诗人用“雨出”二字点明题面,然后分四段描绘了一幅气势雄阔的雨中山景图,最后以“怕向苍崖写恶诗”收束,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又抒发了自己在山水间领略到的壮美和喜悦之情。
首句写从方干的家返回时的情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第二句写诗人在友人方干的府邸里,遥望窗外的雨景。这一句中的“想公笔墨发雄奇”一句,是诗人对友人方干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
第三句写山中山势如龙虎,云雨如海鸥鲲鹏,写出了山高林密,气势雄伟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写山高水长,气势磅礴。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比作前锋,“水”比作后撤,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雨中山的壮观景象。
第五句写山势如猛虎下山,气势凶猛;回风如归师,气势威武。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象拟人化,赋予了它们生动的形象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第六句写山高水远,气势磅礴。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比作前锋,“水”比作后撤,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雨中山的壮观景象。
第七句写山深水险,气势雄浑。诗人在这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水”比作鲲鹏,暗示着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第八句写山势如猛虎下山,气势凶猛;回风如归师,气势威武。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象拟人化,赋予了它们生动的形象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山水之间领略到的壮美和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