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去国四经春,迹远安知罪尚新。
蚤亦曾讥秦氏者,晚为与议濮园人。
懒笺光范干时宰,且伴田家赛社神。
醉倒不能愁世事,倩他烟柳替含颦。

【注释】

次韵实之二首:即《次韵和王实之二首》。次韵,即和韵,指和别人的诗;王实之,字实之,北宋诗人;四经春,四次经过春天;迹远安知,踪迹远离,怎么知道自己还有罪;蚤(zǎo),早;亦:也,表假设,表示条件;讥:指责;与议濮园人,指和皇帝一起在濮州(今山东濮阳)谈论政事的人;干时宰,指做宰相的官员;光范,光武帝刘秀,汉光武皇帝,曾为东汉开国皇帝;田家赛社神,指乡村百姓祭祀土地神的节日,赛社是古代的一种民俗活动。含颦(qín),皱眉,形容愁苦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实之对友人王令所作的和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了深厚的感情色彩:

第一句“孤臣去国四经春”,“孤臣”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皇帝,被贬到外地去了。“去国”则是指离开自己的国家,这里的“国”指的是朝廷。这句诗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被贬谪的官员,他已经多次度过了四个春天。这里的“四经春”既是指时间,也隐含了他已经被流放多年的意思。

第二句“迹远安知罪尚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担忧的情绪。他担心自己因为曾经直言进谏而得罪了皇帝,虽然已经远离了朝廷,但是皇帝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过错呢?这里使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朝廷的不满。

第三句“亦曾讥秦氏者,晚为与议濮园人”,诗人在这里提到了自己曾经指责过秦氏的事情,而现在已经成为了和议濮园人的一员。这里的“讥秦氏者”是指批评过秦氏的人,而“与议濮园人”则是指参与过濮州事务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他曾经得罪过皇帝,但是现在已经不再被追究责任了,他已经成为了一种和解的象征。

第四句“懒笺光范干时宰,且伴田家赛社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他觉得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生活,不想再继续下去了。这里的“懒笺”是指懒得写信,而“干时宰”则是指做宰相的官员。这句诗的意思是,他现在只是愿意陪伴着那些乡村百姓参加土地神的祭祀活动,而不是去做那些繁琐的政务工作。

第五句“醉倒不能愁世事,倩他烟柳替含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情绪。他认为自己喝醉了酒就无法再忧愁世事了,而那些烟柳也会代替自己皱眉。这里的“倩他烟柳替含颦”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那些烟柳会代替他皱眉,表达出他对世间万物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遭遇的描写,以及他对官场生活的感受和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