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朱轓载酒行,熙熙物态与人情。
浴沂我欲寻儒服,涉洧公方厌郑声。
试问冶容遨夜市,何如赤脚馌春耕。
故山瓜圃应无恙,老去深知愧邵平。
”`plain
竞逐朱轓载酒行,熙熙物态与人情。
浴沂我欲寻儒服,涉洧公方厌郑声。
试问冶容遨夜市,何如赤脚馌春耕。
故山瓜圃应无恙,老去深知愧邵平。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刘帅出郊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外出活动的向往以及对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和思考。
- 竞逐朱轓载酒行:“竞逐”表示竞相追逐,“朱轓”是指红色的车辆,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马车或者马车的颜色。“载酒行”意味着带着美酒一同出行。整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或亲人一起乘车出游,享受美好时光的愿望。
- 熙熙物态与人情:“熙熙”形容人或事物热闹、活跃的样子,“物态”则指自然景观或社会现象,“人情”则指人际情感或风俗习惯。这句诗描述的是外出时观察到的热闹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间情感。
- 浴沂我欲寻儒服:“浴沂”出自《论语》,原意是指到河边洗澡,后来多用来比喻自然和简朴的生活。“我欲寻儒服”中的“儒服”指的是传统的儒家服装,这里可能指的是想要回归古代那种简单自然的风尚。整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
- 试问冶容遨夜市:这里的“冶容”通常用来形容打扮得非常艳丽的女子,“遨夜市”则是在晚上的市集或夜市游荡。这句诗可能是在询问,如果一个打扮入时的女子在夜市中游玩会是什么样子,暗示了对现代繁华生活的反思。
- 何如赤脚馌春耕:“何如”用于比较,“赤脚馌”即没有穿鞋耕地,而“春耕”则指春天的农活。这句诗通过比较现代的奢华和古代的朴素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后者的赞美。
- 故山瓜圃应地恙:这里的“故山”可能指的是故乡的山林,“瓜圃”则是种植瓜果的园子,“地恙”意为土地遭受了损害。整句可能是说,尽管故乡的土地遭受了灾害,但诗人仍对其保持了深厚的感情。
- 老去深知愧邵平:最后一句“老去深知愧邵平”提到了历史上的邵平,他因种瓜而闻名,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诗人自己晚年依然保持着勤劳的品质。整首诗通过对外出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和感慨。
注释:
- 竞逐(jìng zhú): 争先恐后地追逐。
- 朱轓(zhū qiáo): 红色的车,泛指豪华的交通工具。
- 熙熙(xī xī): 形容人群众多、热闹。
- 物态(wù tài): 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状况。
- 人情(rén qíng):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社会风俗。
- 浴沂(yù yí): 出自《论语》“浴乎沂”,指在河边洗去污垢,恢复本性。
- 我欲寻儒服(wú xiù shēn rú fú): 我渴望寻找并实践古人的简单生活方式。
- 治夜(zǐ): 夜市,泛指晚上的繁华市场。
- 冶容(yě róng): 指打扮得非常艳丽的女性。
- 馌(dòu)春耕(fēng qíng gōng): 春耕,春天开始耕种田地。
- 地恙(dì yàng): 土地受到损害。
- 邵平(shào píng): 战国时期楚国人,以种瓜为业而闻名。
译文:
争先恐后地驾车出游,人们熙熙攘攘。
想在河岸边穿上儒服沐浴自然,却不想被世俗所累。
晚上漫步在灯火辉煌的夜市,比起那些华贵的装扮,更羡慕赤脚耕作的辛勤。
故乡的山川虽然遭受了不幸,但我仍然怀有深深的感情。
年纪渐长后,才真正体会到邵平的精神。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此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当时刘克庄担任福建提点刑狱兼权工部侍郎。刘克庄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教育家和史学家,其诗风豪迈奔放,富有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传统美德和家乡之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名家点评: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体现了刘克庄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诗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