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扬州一梦馀,故交已直玉堂庐。
寒暄未省通君实,穷薄空烦诵子虚。
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
残年无复陪精论,开阖平生几幅书。
【注释】
- 内翰洪公舜俞:洪皓,字舜俞。洪皓是宋高宗时宰相,因金兵进犯而被贬,后遇赦北还。
- 玉堂庐:官舍。玉堂,即中书省;庐,即官舍。
- 通君实:通晓你的真实意图。君实,指作者的朋友、同僚张汝舟。
- 诵子虚:读《子虚赋》。子虚,即司马相如。
- 丈人于甫厚:岳父对您非常敬重。丈人,丈夫的父亲。甫,这里指司马相如。
- 开阖:打开与关闭。
- 精论:深谈阔论。
- 残年:晚年。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诗。首句点出题旨,次句写故交,三句写朋友的处境,末句写诗人的感想。全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风格沉雄悲壮。
“回首扬州一梦馀”,起笔就写出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扬州,是当时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附近的一个城市,是南宋初年的陪都。公元1130年初,高宗南渡,建康(今南京)被金兵攻陷,高宗仓皇逃到扬州,在那里建立了南宋王朝的临时首都。公元1131年,高宗从扬州迁都临安。公元1141年,金军大举南下,高宗又被迫再次南逃,这次是到了海上的海岛——海南岛的崖州(今广东雷州半岛)。公元1144年,高宗在崖州病逝,终年59岁。因此诗作于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当作者50岁时。
诗人追忆往昔,无限感慨,“一梦余”,用“梦”字,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故交已直玉堂庐”,这句的意思是说:老朋友现在已做了朝廷中的大官,住进了朝中的官舍。“玉堂庐”,是指朝中的重要官舍。
“寒暄未省通君实”,“君实”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张汝舟。“寒暄”是指天气的冷暖,“未省”,是说没有理解,“通”,就是通晓、了解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老朋友现在虽然做了很大的官,但他对作者还是十分尊重,他并没有忘记过去他们之间的友谊。
“穷薄空烦诵子虚”,“子虚”,是指《子虚赋》,这是一篇描写楚国使者子虚访问齐国的事情的文章。“子虚”,也是用来比喻张汝舟的。“穷薄”,是说处境困难,“空烦”,就是徒然地麻烦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老朋友现在虽然做了很大的官,但因为处境艰难,所以仍然要来麻烦作者。
“甚愧丈人于甫厚”,“丈人”,是尊称别人父亲的一种称呼,“甫”,这里指司马相如。“甚愧”,意思是深深地感到惭愧。“于甫厚”,是说对司马相如的尊敬。这两句是说:老朋友对作者是十分尊敬的,但自己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他的。
“孰云夫子不回如”,“孰云”,是代词,意思是“谁”。“夫子”,是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是指司马相如。“不回如”,意思是不会变卦,是不会改变主意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老朋友对自己始终如一,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残年无复陪精论”,“残年”,是指晚年,“无复”,意思是再也没有了。“精论”,是指精深的议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已经老了,再也不能和你一起讨论那些精深的议论了。
“开阖平生几幅书”,“开阖”,是打开和关闭的意思,“几幅书”,是用来形容书籍很多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打开了一生的书籍,但却没有能够和你进行深入的谈论的机会。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友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