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端平典册新,三麻九制笔如神。
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
建功不作於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

【注释】

  1. 内翰洪公:指洪迈。
  2. 端平典册新:指端平年间(1234-1240)的新制度。
  3. 三麻九制笔如神:指宋代的科举考试中,考生必须写三篇策论和九篇文章。
  4. 内庭:皇宫。
  5. 真学士:真正的学者。
  6. 老舍人:年老的学者。
  7. 垂死遗言:临终时说的遗嘱。
  8. 平生谏疏最婴鳞:一生中的上疏最为激烈。
  9. 於潜死:隐居在浙江於潜县。
  10. 厚伦:深厚的情谊。
    【赏析】
    《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是南宋末年文人洪迈为哀悼其友人、著名文学家洪适而作的两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洪适一生的回顾与评述,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年高德劭的友人的崇敬和惋惜之情。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忆昔端平典册新,三麻九制笔如神”,回忆的是端平年间(1234-1240)的新制度,即当时的科举制度。作者提到洪适当时能以三篇文章的策论和九篇文章的文章应对科举,可见其才华出众。
    第三四句“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则表明洪适在当时朝廷中的地位。他被皇帝称为“真学士”,被后辈们尊称为“老舍人”。这显示了他对学术和文学的贡献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接下来的第二四句“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则描述了洪适临终前的情况。他留下了一些关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遗言,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他的生平中充满了上疏直言的事迹,这些上疏往往引起争议甚至招致危险。
    最后四句“建功不作於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表达了作者对洪适的哀悼和对其贡献的肯定。他认为洪适没有在朝廷中建立功勋,而是选择在隐居中度过一生。但即使这样,他也依然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是无法用功业来衡量的。因此,作者认为只有君王能理解并珍视这种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回顾洪适的生活经历和贡献,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和对于忠诚与牺牲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