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放榜已蜚英,北阙传胪却漏名。
潜救八人文最敏,尽归一网气难平。
白生作么教持杵,越石争些已见坑。
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

南宫放榜已蜚英,北阙传胪却漏名。

潜救八人文最敏,尽归一网气难平。

白生作么教持杵,越石争些已见坑。

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

注释:

  1. 南宫放榜:指科举考试后公布录取名单。
  2. 北阙传胪:指科举考试后皇帝宣布成绩。
  3. 潜救八人:指暗中救助八位考生。
  4. 文最敏:指考生文采出众。
  5. 一网气难平:指考生们的心情难以平静。
  6. 白生作么教持杵:白生做什么事要用杵(一种农具)。
  7. 越石争些已见坑:越石(比喻考官),争些已见坑(意为考官已经看到了考生的不足之处)。
  8. 莫倚晴天频吐绶:不要轻易炫耀自己的才华或成就。
  9. 儿童见了又须惊:孩子们看到这些情况会感到惊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科举考试的情景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诗人通过对比南北方的放榜、传胪情况,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现象;同时批评了考官们的不公正行为,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社会的忧虑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