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年文价重和随,不料东家产此奇。
谗者纷纷传有虎,词人往往让于罴。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
闻说卜邻王翰了,长卿安敢出偏师。

妙年文价重和随,不料东家产此奇。

谗者纷纷传有虎,词人往往让于罴。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

闻说卜邻王翰了,长卿安敢出偏师”。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七言律诗《七和》,其内容如下:

妙年文价重和随,不料东家产此奇。

妙龄之时,文章的价值在于和谐与随和,未曾想到东家却拥有此等奇特之物。

谗者纷纷传有虎,词人往往让于罴。

那些嫉妒的人纷纷传言,这里曾经有一只猛虎存在。词人们则常常选择退让,不敢轻易挑战。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

我每次进献的礼物已经足够三年的艾草,但用来缝制朝服的五彩丝绸却总是缺乏。

闻说卜邻王翰了,长卿安敢出偏师。

听说王翰在寻找邻居,李长卿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对方的力量太过强大。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妙年文价重和随:指年轻时期的文章价值在于和谐与随和。
  • 不料东家产此奇:意想不到东家竟然拥有这样奇特的物品。
  • 谗者纷纷传有虎:指嫉妒的人纷纷传言,这里曾经有一只猛虎存在。
  • 词人往往让于罴:意指词人们经常选择退让,不敢轻易挑战。
  • 探囊已足三年艾:意指自己每次进献的礼物已经足够三年的艾草。
  • 补衮那无五色丝:意指用来缝制朝服的五彩丝绸却总是缺乏。
  • 王翰:即王维(701-761),唐代著名画家和诗人,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 长卿:即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西汉辞赋家,汉武帝时为黄门郎、给事中,曾因替卓文君起草《白头吟》而闻名。后世常以“司马长卿”或“司马子长”指代文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家的独特物品以及词人的态度来表达诗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对才华得以发挥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担忧以及对才华得到认可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