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父兄夸俊声,后来场屋擅文名。
锦囊久矣憎长吉,玉枕几于杀阿平。
怪底鸥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
可怜彩翠矜毛羽,顾影无言只自惊。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他在《唐律细义序》中写到:“余尝以谓文场之试,宜定甲乙,以第其高下。若以文章为戏,则如五和之试,但当取其词藻而已。今人皆以为难,而余独易之。夫五和者,岂非文章之至难者乎?昔者王逸少、谢太傅并有重名,而论书为古今第一,时人未之或知。每旦兴座客问讯不已,耳热目眩,头不举者数日。今日思之,真为快也。吾辈与逸少俱在绳墨之内,自为褒贬耳。然犹不能不为逸少一咏,况于后世之士乎?”
这首诗的翻译是:年轻时的父亲哥哥们夸耀他们的才华,后来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文名。
锦囊久已憎恨长吉的诗,玉枕几乎杀死阿平的人。
怪底鸥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
可怜彩翠矜毛羽,顾影无言只自惊。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年轻时的父兄们夸耀他们的才华,而后来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文名。锦囊久已憎恨长吉的诗,玉枕几乎杀死阿平的人。怪底鸥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可怜彩翠矜毛羽,顾影无言只自惊。
这首诗的赏析是:这首诗是元稹的《五和》,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联,每联四句,结构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首联“少日父兄夸俊声,后来场屋擅文名”描绘了作者年少时受到父亲和兄弟们的称赞,以及后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文名的情景。颔联“锦囊久矣憎长吉,玉枕几于杀阿平”则表达了对于历史上一些文人作品的批评态度,认为他们的作品过于华丽却缺乏真实感情,如同锦囊中的长吉(李商隐)诗一样空洞无物,玉枕中的阿平(李白)诗则被认为过于放纵而失去了节制。颈联“怪底鸥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蛇坑”则描绘了自然界中动物因失去平衡而陷入困境的场景,比喻了历史上一些文人因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而陷入危机的情形。尾联“可怜彩翠矜毛羽,顾影无言只自惊”则表达了对于这些文人最终无法抵挡命运的安排而感到惋惜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文人的命运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人的评价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