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著孤危。
白虹贯日殆虚语,中野履霜无怨辞。
宝玦已随尸血浸,铁鞭未必鬼臀知。
莫年一寸丹心在,却怪湘累有许悲。

《无题·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著孤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对比君臣关系和爱情的坚贞与脆弱,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爱情的坚守。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注释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著孤危。
    白虹贯日殆虚语,中野履霜无怨辞。
    宝玦已随尸血浸,铁鞭未必鬼臀知。
    莫年一寸丹心在,却怪湘累有许悲。

  2. 诗句注释

  • 主圣如天忍弃遗:指君主(或上司)如同天空一样广阔、高尚,即使被抛弃也毫不在意。
  • 臣愚何地著孤危: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内心坚定,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
  • 白虹贯日殆虚语:形容某事极不可能,就像白虹贯穿太阳那样荒谬。
  • 中野履霜无怨辞:比喻虽处于困境,但没有怨恨之意。
  • 宝玦已随尸血浸:指的是尸体上的玉饰(宝玦)已经被血液浸湿。
  • 铁鞭未必鬼臀知:意指即使是鬼神也无法知晓其真相。
  • 莫年一寸丹心在:表示自己虽然年纪轻轻,但内心依然保持赤诚。
  • 却怪湘累有许悲:感叹自己的遭遇让人感到悲伤,同时也对他人的处境表示同情。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君臣关系和爱情的坚贞与脆弱,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爱情的坚守。
  • “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著孤危”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君主的忠诚与无奈。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臣子,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放弃对君主的忠诚。
  • “宝玦已随尸血浸,铁鞭未必鬼臀知”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即使面临极大的困境,诗人也始终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
  • “莫年一寸丹心在,却怪湘累有许悲”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处境的同情。诗人认为他人之所以会感到悲伤,是因为他们的境遇和自己相似。
  1. 创作背景与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君臣关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与爱情的坚守。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可能会产生的不同心态和选择。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的形象。
  • 诗人在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李商隐的《无题·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著孤危》是一首充满深意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爱情的坚守,还反映了人在困境中的心态变化和选择。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