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妙墨忆微言,故箧才馀二帖存。
往昔翁为紫岩客,后来子及浦城门。
晚生多说参诸老,它日谁堪见九原。
自叹西河索居者,暮年归梦绕田园。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方友民的怀念。
【注释】
摩挲:抚摸。妙墨:指书法精妙。微言:微妙而精深的言语。故箧(cè客):旧时用竹篾等做的箱笼,因称朋友之赠物为“故箧”。存:保留。翁:尊词,对老年人或前辈的敬称。紫岩:在福建,即今福建省上杭县紫阳镇。子:指儿子。门:家宅。晚生:晚辈。多说:多次说。参诸老:学习诸老人的书法。九原:墓地,这里指人死已久。自叹:感叹自己命运不佳,不得志。西河:指作者居住地,在江西南昌市西南。索居:穷居,孤独。暮年:晚年。归梦:返回故乡的梦想。田园:指故乡的田园风光。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对友人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回忆往昔与方友民的友谊。五至八句写方友民之子承袭父业,并寄寓了作者的感慨、希冀之情。全诗感情真挚,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
开头两句,“摩挲妙墨忆微言”,写诗人对友人书法艺术的赞美。妙墨:指笔力遒劲,字迹俊美,如墨汁淋漓的书画作品。微言:指含义深远的言辞。诗人把友人的书法比作“摩挲妙墨”,赞其笔力遒劲,字迹俊美;又以“忆微言”来表达他对友人的崇敬之情,称赞友人的书法含义深远。
三、四两句,“往昔翁为紫岩客”,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方友民相交的情景。紫岩:在福建,即今福建省上杭县紫阳镇。紫岩山秀丽雄奇,为闽粤名胜之一,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赏、吟咏的地方。客:古时称来访或投宿的人或事物为“客”。诗人回忆当年曾与方友民一道游览紫岩山,留下了美好印象。
五、六两句,“后来子及浦城门”,写诗人对方友民儿子方子仪的赞叹。子:尊词,对儿子的敬称。及:达到,到达。浦城(在福建南平市)城门:指方子仪承袭父业后,也继承了父亲的书法艺术,并在浦城门附近建有书堂,广收弟子,传授书法技艺。诗人称赞方子仪继承父业,并有所发展。
七、八句,“晚生多说参诸老”,写诗人对年轻学子们的教诲。晚生:年轻人或晚辈。多说:多次讲述。诸老:指老一辈的书家。诗人希望年轻学子能向前辈学习,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末两句“它日谁堪见九原”,写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九原:指死者墓地所在之地。这里指人死后已久。它日:指将来的日子。堪:能够。诗人想象着将来有一天,自己回到故乡,再回望那些青山绿水,回忆起与友人方友民的交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之情。
全诗通过对友人方子仪书法艺术的赞扬和对其一生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同时,诗人在诗中还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