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常寄人篱落,入手斯丘得自专。
防墓向来封四尺,骊山何必锢三泉。
暮年已作饰巾客,它日那无挂剑贤。
种万株松千本桂,不忧千载不参天。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所给诗句,然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如“一生常寄人篱落”,意思是自己一生常寄居在别人的屋檐下。“入手斯丘得自专”的意思是手一伸进这个小丘,就觉得自己完全能自主地控制它。“防墓向来封四尺”“骊山何必锢三泉”,这两句诗的意思应是说坟墓历来都是用土堆起来的,而山陵则不一定要用土来封闭,也不必要挖掘到地下深处。“暮年已作饰巾客”,“饰巾客”指隐士,这里指晚年的作者已做了一位隐士。“它日那无挂剑贤”,意思是以后哪一天没有挂上宝剑呢?这里的“它日”是指以后。“种万株松千本桂,不忧千载不参天”,意思是种一万株松树、一千棵桂花树,不担心千年后它们不能高入云霄,直冲苍天。
【答案】
①一生常寄人篱落,手一伸进这个小丘,就觉得自己完全能自主地控制它。②手一伸进这个小丘,就觉得自己完全能自主地控制它。③历来都是这样,不必非要挖到地下很深很深才能把坟埋住。④以往总是这样,不必非要挖到地下很深很深才能把山陵埋住。⑤已经做了这样的隐士,以后哪一天没有挂上宝剑呢?⑥种一万株松树、一千棵桂花树,不担心千年后它们不能高入云霄,直冲苍天。⑦隐居山林,躬耕垄亩,自食其力,不求仕进。⑧以清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远离尘世喧嚣,享受田园之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首联写诗人对自然山川的独钟爱恋,他常把自己寄托在山水之间。颔联承首句而来,言自己手一伸进这个小丘,就觉得自己完全能自主地控制它。颈联承颔联而来,言历来都是这样,不必非要挖到地下很深很深才能把坟埋住。尾联承颈联而来,言自己已经成了这样的隐士,以后哪一天没有挂上宝剑呢?